汪志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元旦年年见,天涯意故长。”一眨眼,2025年元旦快到了,新的一天,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昭示璀璨的未来。因这一天是公历新年的首日,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元旦。一元复始,起始,旦生,新的。 虽然元旦是公历,可它并不是外来语和“舶来品”。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所产生的词汇。关于“元旦”一词,相传起源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项,它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其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也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那么,元旦一词是何意?有啥雅称?现代的“春节”和古代的“元旦”有啥关系?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在古人看来,“元旦”中的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传统中国社会对“新的一年”的认识与西方不同,一直以来都将“正月初一”视为“新的一年”的开始,中国古代元旦就是“正月初一”。汉朝武帝以前,元旦的具体日期还不太统一,夏代为夏历正月初一,商代为夏历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夏历十一月初一,秦朝为夏历十月初一。汉武帝时,改行《太初历》,重定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为历朝历代所沿用。 直到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将1912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并规定为“新年”,1914年把农历的正月一日元旦正式改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元旦,作为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很多文人墨客也赋诗予以赞美之“元旦快乐”。如宋朝王安石的《元日》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述的就是元旦日里,百姓放鞭炮、换对联的习俗。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慈。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了元旦庆贺的快乐情景。 在古代民间,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爆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如今,元旦作为世界性节日,在各国都承载着各自的文化传统,在现代技术加持和全球化加快的情形下,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传承和发展也日渐兴旺,逐渐成为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元复始话“元旦”
夜郎小卒
2024-12-31 16:52:46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