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突然对任何事都没有了欲望会怎样?弘一法师出家前后的种种,大概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李叔同出家前,其艺术成就早就声名卓著,用现在话说,早已经财务自由了。即便如此,也应该好好享受生活,怎么会突然选择遁入空门,去当个苦行僧呢?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在民国时期已经是著名的教育家,书法家,还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曾经去日本留学,回国后担任过高校教师,36岁前名气很大,和柳亚子等人交情很好,但是就在他名声最旺时选择出家。 据说在出家前,李叔同是因为一件事,那就是绝食。 夏丐尊先生的《弘一法师之出家》一文,其中说,1915年李叔同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教书时,突然有一天听朋友说,日本一个杂志上有一篇关于“断食”的文章,说是可以修身养性。说白了就是“好几天不吃饭”。 李叔同对此很感兴趣,于是便去借来了这本杂志,阅读了那篇文章后,觉得想去试一试。夏丐尊当然以为他是开玩笑,一个人是多么无聊才去绝食啊。 但第二年,也就是1916年寒假,李叔同竟然真的跑到大慈山定慧寺去试验了三星期,也就是20天不吃饭。 20天以后,李叔同觉得自己身心轻快,飘飘欲仙,有脱胎换骨的感觉,这才下定决心要出家,去当个和尚。 再一年后,也就是1917年春节,李叔同派到定慧寺,在寺庙遇到了彭逊之,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李叔同马上就出家了。夏丐尊和马叙伦二人都曾写文说过,李叔同出家是受到了彭逊之的影响。 彭逊之原本是武昌讲武堂的学生,毕业后在军校当兵,辛亥革命后曾带领军队起义,民国后当了团长,后来他的部队被收编,他不甘心当北洋军阀的走狗,四处流浪报国无门,后来在朋友介绍下,在水利局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是到了冬天依然有穿不暖的困扰,那一年,彭逊之看破了红尘,到定慧寺由法轮长老为他剃度,释号安忍。 大概就是在彭逊之的影响下,李叔同决定出家,法号弘一。弘一在定慧寺由了悟法师剃度以后,又于月间入灵隐寺从慧明法师受具足戒,正式成为了出家人。 弘一法师在人世间行走了六十三个春秋,僧侣生活二十五年,在壮年时期出家,将世俗的名与利置之度外,皈依佛教,以精进不倦的姿态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其实李叔同早在出家前十几年前就有出家的思想,夏丐尊对此有很大的体会,当初李叔同玩“绝食”时,夏丐尊就感觉到不对劲,他发现断食后不久,弘一开始吃素了。当时正好弘一的母亲的忌日,他竟然跑到虎跑寺,并为母亲念诵了三天的《地藏经》。 李叔同是一位爱国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辛亥革命前后感时愤世,写了许多忧国忧民的诗词和气壮山河的歌曲,表达炽烈的爱之情。年戊戍政变时拥护康、梁变法,以致有康党之嫌,不得不奉母携眷,避祸上海。李叔同回国后很早就参加了同盟会。可以说,李叔同“出道”很早,他的成功也很早。 但他依然认为,念佛救习是统一的,非但没有矛后,而相得流彭。 如今多年来,很多人依然不明白李叔同为什么出家,丰子恺说过,人的追求大概有三个,第一是追求物质,第二追求精神,第三追求灵魂。对李叔同来说,前两个早就满足了。 第一,从物质层面看,李叔同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他出身富贵之家,拥有优渥的物质条件,不仅有美满的家庭,妻子温柔贤淑,孩子承欢膝下,尽享天伦之乐。在常人眼中,这样富足安逸的生活,已然是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 第二,谈及精神追求,李叔同在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他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对音乐、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均有极深造诣。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感染力。他的音乐创作,或激昂奋进,或婉约动人;绘画作品则笔触细腻,意境深远。在当时的艺术界,李叔同已然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声名远扬,精神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第三,当物质与精神都不再成为他的追求目标时,李叔同将目光投向了灵魂的探索。或许在他看来,世间万物皆为虚幻,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对这些他已毫无欲望。而出家,遁入空门,潜心修行,是探寻灵魂真谛、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唯一途径。他希望在晨钟暮鼓、青灯古佛旁,在对佛法的钻研与领悟中,找到内心真正的宁静与解脱,实现灵魂的升华。这种对灵魂的执着追求,最终促使他毅然决然地迈出了出家这一步。 即便如此,他临终前依然写了七个字,“悲欣交集,见观经”,这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三天,支撑着写下的最后一幅墨迹。它看起来过分随意自然,甚至没有任何章法,且全然没有火气。 很多人对李叔同的绝笔都有自己的见解,有人说,就算出家了也有其烦恼,也有说,这是解脱。“悲欣交集”对于李叔同而言,或许人活着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吧,他当了25年和尚,依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 让我们再清唱一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