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张治中奉命在海南密会蒋经国,半夜接到叶剑英通知:快撤 张治中是国民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1-18 00:25:44

1950年,张治中奉命在海南密会蒋经国,半夜接到叶剑英通知:快撤 张治中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位高权重,跟蒋介石的关系也很亲密,算是国民党里的大佬级人物了。 但是张治中跟别的国民党将领不太一样,他特别反对国共两党动武。在那个枪炮声不断的年代,他一直主张和平解决国共矛盾,所以大家都称他是"和平将军"。 张治中为了促进国共合作,为了实现和平可以说是操碎了心。西安事变的时候,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起抗日。重庆谈判期间,他不惜把自己的住处腾出来给毛主席住,就为了保证谈判的顺利进行。 后来国共内战还是爆发了。张治中看到战火又起,伤亡无数,他很是痛心。所以啊,在解放战争后期,他又想方设法地促成国共和谈,希望早日结束战争,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但是蒋介石这个人啊,权欲熏心,根本不愿意放下屠刀。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张治中也很失望。不过共产党呢,对张治中的努力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人家是真心实意地为民族解放事业奔走呼号啊。 等到新中国成立,张治中又做出了一个让人刮目相看的决定—脱离国民党,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这在当时可是个惊天动地的大事儿,一个国民党的大将,就这么投奔到对面阵营来了。 张治中脱党以后呢,还是不忘了为和平统一奔波。他多次受周恩来总理所托,秘密联系台湾那边的国民党人士,试图缓和两岸关系,推动和平统一。说实在的,这在当时真是个高风险的任务,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 但张治中从来没有退缩过。直到去世前,他还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大业。在他眼里啊,台湾迟早是要回到祖国怀抱的,不管遇到多大阻力,这个心愿都不能变。 时间来到了1950年,新中国成立才几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呢,周恩来总理找到了张治中,给了他一个特殊任务—去海南岛,秘密会见蒋经国。其实吧,周总理这是想通过张治中牵线搭桥,试探一下蒋家父子有没有和谈的意向。 张治中接受了这个任务,立马就带着家人出发了。为了掩人耳目,他们这次南下的行动还起了个代号,叫"广州接女儿"。其实呀,张治中的女儿根本就不在广州,这就是个幌子。 说起来,张治中跟蒋经国还真有点渊源。当年啊,国共两党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张治中就多次出面调停。后来呢,他又想方设法保护了毛主席等共产党领导人的安全。这些事儿,蒋经国他们心里都是有数的。 张治中一行人呢,来到海南岛后就住在了一个很隐蔽的小岛上。这地方呀,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就一个简陋的小木屋。岛上呢,除了几个渔民,就没别人了,真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张治中在这里等啊等,就是不见国民党那边的人来。其实吧,蒋经国早就知道了这事儿,但是呢,他心里犯嘀咕。一方面呢,他怕这是共产党设的局,来抓他的。另一方面呢,他又真想跟共产党谈谈,看能不能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些共识。 就这样僵持了几天,张治中也有点儿坐不住了。这海南岛的环境可不怎么样,蚊虫多不说,还闷热潮湿。张治中年纪大了,身体本来就不好,这一住下来,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但是为了这次谈判的机会,张治中硬是咬牙坚持。他想啊,蒋经国要真能来,两岸和平统一不就有希望了?那这点苦算什么,值了!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情况了。一个紧急电话打到了张治中这里,是叶剑英元帅打来的。电话里啊,叶帅语气非常急,让张治中赶紧撤离!说是国民党特务已经盯上他们了,再不走就危险了! 张治中一听这话,心里咯噔一下。他意识到,这次行动可能已经暴露了。国民党方面,恐怕是不想跟共产党谈了。那他在这里继续等下去,只怕是凶多吉少啊。 张治中接到叶剑英电话的时候,外面天已经黑透了。岛上静悄悄的,只听见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张治中心里一紧,知道事情不妙。他赶紧叫醒家人,简单收拾了几样随身物品,就准备撤退了。 走之前,张治中特意叮嘱家人,不要惊动岛上其他人。大家都轻手轻脚的,生怕暴露了行踪。好不容易啊,他们才偷偷摸摸地上了一艘渔船。渔民大叔看出他们有难,二话没说就帮他们快速离开了小岛。 一路上,张治中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他生怕后面有人追来,又担心前方会有埋伏。这一夜啊,对张治中来说,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好在老天保佑,他们最终还是平安脱险了。 第二天一大早,张治中一家人才知道,他们昨晚住的那个小木屋,已经被炸成了平地。要不是叶帅的及时提醒,他们恐怕都要葬身海底了。一想到这儿,张治中后怕不已,脸色都有点发白。 其实这次海南密会的事儿,本来是个天大的机密。可不知道怎么回事,消息还是走漏了。有人猜啊,可能是国民党内部也有共产党的眼线,给通风报信了。也有人说,会不会是张治中身边的人走漏了风声。反正吧,真相如何,现在也没法考证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儿给了周恩来和党中央一个重要启示—国民党顽固派,是不可能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的。

0 阅读:0
鹏天玩转旅游

鹏天玩转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