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就是徐海东同志家了,关掉发动机和车灯吧。”1960年2月的一天,毛主席路过广州白云山疗养院,低声对司机说道。 1960年的春节前夕,毛主席来到广州,住进了白云山疗养院。谁知道在这里,他竟然和徐海东大将成了邻居。那时候徐海东身体不太好,一直在疗养院休养,没想到毛主席来了,就住在他隔壁。 毛主席虽然来广州是养病,但白天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处理。每天都有不少干部、群众来看望毛主席,大院里一片热闹。但毛主席心里始终惦记着徐海东这个老部下的病情。 于是,每天深夜回来的时候,路过徐海东住处,毛主席就叮嘱司机师傅:"前面就是徐海东同志家了,把车速放慢点,关掉发动机和车灯吧。"司机照做,汽车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慢慢地滑行,悄无声息地驶过徐海东的窗前。直到出了小院,司机才重新打火启动。 就这样,车队一连几天都是"偷偷"经过,生怕惊扰了徐海东的休息。毛主席对这位老部下的一片关切之情,可见一斑。后来,徐海东知道了这件事,感动得连连点头,他深知,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毛主席的信任和厚爱。 其实,不光毛主席,周总理对徐海东也很关心。有一回,徐海东去看望周总理,周总理正在理发,见他来了,头也不剪了,顶着一头乱发就出来迎接。这些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我们的领袖对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帅的深厚情谊。 那么,徐海东同志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得到毛主席、周总理如此器重呢?这就不得不说起他的革命经历了。徐海东是湖北黄陂人,1925年就参加革命,是个名副其实的老红军。30年代初,他跟随红四方面军挺进大别山,在敌人的重重围剿下,率部坚持游击战,成为当地的一面旗帜。 后来,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徐海东留下坚守大别山根据地。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他领导红25军浴血奋战,打游击,抢盐,扩充实力。那会儿敌人多次围剿,装备又好,可徐海东就是靠着对革命的一片赤诚,带领部队冲锋陷阵,屡创佳绩,把大别山苏区守住了,被誉为"徐老虎"。 1934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生活十分困难。徐海东得知这一情况,二话没说,一下子就把5000大洋送了过去,这笔钱够红军部队买很多衣物过冬了。要知道,那个时候徐海东自己部队也不富裕,能拿出这么多钱,全靠一颗红心。共产党就是有这样一批甘于奉献的好同志,才让革命的火炬越燃越旺。 抗战时期,徐海东又来到华北、华中抗日前线,率部抗击日寇。115师在他的带领下,晋冀鲁豫到处挺进,到处都有他浴血杀敌的英勇身影。1938年在山西阳城一战,他以寡敌众,智取敌人,毙伤日军500余人,缴获汽车几十辆,打了一个大胜仗,振奋了军心士气。 解放战争时期,徐海东因为身体原因没能上前线,但他为部队输送了大量干部。据统计,他一手提拔的将领有2名上将、6名中将、88名少将,为革命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所以后来授衔时,毛主席、周总理都说,徐海东是当之无愧的大将,对革命有巨大贡献。 徐海东是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的一代军事家,为中国革命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很多人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徐海东曾经9次负伤,伤痕累累,常年缠绵病榻。据说抗战前他身体就每况愈下,到后来更是几乎不能下床,靠人搀扶才能起身。 那时候,一听说毛主席、周总理来看望,他都要强撑着坐起来,万万不肯在两位领袖面前显出一点病容。有一回,正赶上周总理来,徐海东硬是不让人搀,自个儿扶着床沿站起身,结果晕了过去。周总理心疼地说:"海东同志,你这身子骨,咱们大家都心里有数,好好养着吧,不要勉强。" 1955年授衔时,本来按徐海东的资历,授个中将就很不错了。但毛主席再三强调,一定要给他大将军衔,而且要放在粟裕之后,排名第二。这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徐海东为革命流血牺牲太多,头上顶着"病号"的帽子,长期卧床,功劳却是实打实的。 就说新中国成立后吧,徐海东还坚持工作,忍着病痛审阅公文,给中央写报告,提建议。1958年他回湖北老家考察,生产搞得轰轰烈烈,但徐海东看出,报喜不报忧,有的地方只讲成绩不讲问题。他就找老战友谭震林谈话,说农业生产要稳扎稳打,不要急于求成。 1969年九大开幕,他坐着轮椅,带着氧气瓶,来到了会场。人们看到这位久违的老帅,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毛主席看到他,也是连连点头微笑致意。他这一生,就是革命理想的写照,献身事业的典范。 直到1970年,徐海东还是心系党和国家,躺在病床上念念不忘毛主席。3月25日,这位伟大的革命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存。人们常说,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这些种子,就要落在人民的土地里生根发芽。徐海东将军就是这样一粒种子,洒进黄土地,融入百姓心,书写了中国革命的不朽篇章。
“前面就是徐海东同志家了,关掉发动机和车灯吧。”1960年2月的一天,毛主席路过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1-18 00:25:44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