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上午8时多,唐君尧、谭海等人把蒋介石押送到新城大楼。蒋介石因过度惊惶,下车后不能步行,几个人只好搀扶着把他送进东厢房。 蒋介石进屋后,面色惨白,由于未带假牙两腮内凹,上身穿古铜色春绸丝棉袍,下身只穿衬裤,脚没穿袜子着鹿皮底圆口便鞋。凌晨五点多东北军攻入华清池后,蒋介石在逃跑时跳墙导致腰脊负伤,疼得腰直不起来,所以到房子后,他坐在椅子上,全身发抖,呼吸迫促,不断出声长吁。 把蒋介石安置好后,宋文梅(杨虎城的特务营长)留下来负责看管。过了一会,杨虎城的勤务兵苏廷瑞进屋来问蒋介石:“吃饭不吃?” 蒋介石说:“把我弄到这个地步了,我不吃饭。” 苏廷瑞还是送来一杯开水,蒋介石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杯子。 苏廷瑞说:“请委员长喝水。” 蒋介石才拿起杯子,在十分钟内,连着喝了十来杯水。 接着,杨虎城派勤务兵送来棉衣、棉裤、棉鞋,蒋介石说:“杨主任的,我不穿。”勤务兵只好把衣服拿出去。经大家商量,猜透了蒋介石的心思,又由苏廷瑞把原来衣服拿进来,说:“这是我们自己花钱买来的衣服,天这么冷,还是换上吧。” 蒋介石马上转过头来,说:“啊,你们给我买的,好,好,我穿,我穿。” 几个人见蒋介石没带假牙,吃不了东西,就让厨房给他做了一碗麦片粥。蒋介石故伎重演,板着面孔说:“他们把我弄成这个样子,我还能吃他们的饭吗?” 勤务兵端着粥碗向外走了几步又转过身来说:“这算是我买的,还是吃些吧!”蒋介石马上接过碗,连声说:“好,好,我吃,我吃。” 喝完粥后,蒋介石对苏廷瑞说:”你叫什么名字,给我开一个名单来,我带在身上,将来回到南京,不会忘记你们对我的好处。”副官和勤务兵们并没有人理睬。 上午9时半左右,张学良前来面见蒋介石。据当时在场的宋文梅回忆,蒋介石和张学良话不投机,谈了几句后,就低头不语,张学良只得退出。 在12日这天,张学良三次去见蒋介石,但是蒋介石根本不容他说话,有一次还厉声斥责张学良说:“我不是你的长官,你也不是我的部下,你不要叫我委员长。你要承认我是你的长官,我现在命令你马上把我送走,否则,任凭你把我杀了,我同你没有旁的话讲。” 蒋介石甚至用手捂着耳朵,连说:“我不同你讲话,我不同你讲话。” 12日夜晚,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李兴中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让他营救蒋介石。李兴中把信交给张学良、杨虎城,并认为这封信是西安绥署新来的一部分陆军大学学生写的。 张学良看到这封信后,认为西安绥署内部人员复杂,把蒋介石关押在绥署所在地新城大楼非常不安全。张学良征得杨虎城的同意,决定把蒋介石转移到金家巷张公馆附近的高桂滋公馆去住,由东北军卫队营负责看管。 高桂滋公馆条件较好,且无人居住。13日晚11时许,东北军师长刘多荃奉命和宋文梅到新城大楼劝蒋介石迁居,他们说新城太吵,休息不好,高桂滋公馆较为安静,又有采暖设备,请蒋介石搬到那里去住。 蒋介石看到宋文梅腰间还挂着手枪后,认为是要枪毙他,因此他一面向床里边缩,一面说:“我兼行政院长,西安绥署直属行政院,是公家地方,要死也死在公家地方,哪里也不去。” 宋文梅与刘多荃退出室外后,刘多荃看见宋文梅腰间的手枪后,笑着说:“怪不得吓死他,把枪掖在你衣服底下吧!” 过了一会,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九奉张学良的命令也来劝蒋介石搬家,他腰间也挂着手枪,刘多荃说:“你又来吓蒋介石呢!” 于是几个人各自藏好手枪,再进去见蒋介石。蒋介石干脆不理会几个人,用被蒙着头,哼哼作声,几个人又不能用强,只得再次退出。 张学良无奈之下,又去找陕西省主席邵力子,让他去劝说蒋介石搬家。邵力子去了劝说说:“高桂滋公馆离张学良公馆很近,又有御寒设备,卫生条件也好。” 蒋介石坚持说:“我决不迁移他处,如他们不能送我回洛阳,我就死在此地,这是西安绥靖公署所在地,我是行政院院长,所以决不能离此地。 ” 14日下午,杨虎城与张学良商量之后,身穿军装单独去见蒋介石。杨虎城进屋后,给蒋介石行了军礼,站着讲话。蒋介石态度也很好,一定要杨虎城坐下来谈话。 蒋介石问:“你们最初决定干这样的事,究竟是听了什么人的话?” 杨虎城说:“很简单,没有听任何人的话,只是张副司令和我两个人决定的。” 谈到最后,蒋介石说:“这件事我自己也有责任,我太相信你们了,太疏于防范了,所以发生这样的事。你们应该马上设法把我送回南京去,这样变乱就不会扩大,我对你也会原谅的。” 杨虎城站立起来说:“委员长的意见,我可以同张副司令和各将领去商量。” 在杨虎城走后,蒋介石心情好了不少,这是因为,张学良、杨虎城相继来看他,并且态度都很好,这就让蒋介石对自己的个人安全暂时放下心来。
1936年12月12日上午8时多,唐君尧、谭海等人把蒋介石押送到新城大楼。蒋介石
酒馆茶色
2025-01-20 23:09:14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