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27岁的蜀军副都督夏之时爱上了一位14岁的青楼女子董竹君。在青楼的老鸨要求高达三万的赎金时,董竹君却出奇不意地表示自己有办法脱身,并向夏之时提出了三个条件:要当大老婆、去日本读书,以及男主外女主内。夏之时被她的胆识所折服,答应了她的条件,并如约娶她。
董竹君出生在上海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为保姆。家庭贫困使她早年遭遇重重困境,但她始终未放弃读书,尽管厄运频频降临。父亲生病后,家里债台高筑,母亲无奈将她送进了青楼。董竹君做“清倌人”时,虽然能卖唱不卖身,但她不甘心就此终老,立志寻找出路。
她最终在夏之时那里找到了机会,借着夏之时的到访向他倾诉自己渴望脱离青楼的愿望。夏之时深受打动,决定帮助她。董竹君通过夜间逃跑,顺利脱身并嫁给了夏之时。婚后,她被送往日本深造,并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婚姻并未一直顺风顺水。夏之时的军队被打败,生活陷入困境,他甚至染上了鸦片。面对困境,董竹君不甘心依赖丈夫,主动开设女子织袜厂,后又创办黄包车公司,努力支撑家庭经济。虽多次因时局动荡而遭遇挫折,但她始终未曾放弃。
1930年代,她再次创业,开设了“锦江小餐”,这家川菜馆吸引了许多顾客,甚至成为许多进步人士的聚会点。董竹君不仅在经济上获得成功,还积极支持革命事业,捐款助抗日,并为共产党提供帮助,周总理对此表示赞许。
董竹君的一生充满了奋斗与自我超越,她的故事从一位青楼女子,到自立自强的女性代表,成为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