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听过lovebombing,翻译过来就是“爱情轰炸”,它在流...
花红情感
2025-01-27 16:47:43
不少人都听过love bombing,翻译过来就是“爱情轰炸”,它在流行语境下包含两种意思:一种是Pua意义上的,通过短时间里的致密情感轰炸来攻陷对方,有目的的让对方沉沦。而另一种情况,它是一个人无意识的行动,它被当事人体验为真挚的,全情投入的,但是在轰炸完以后就会很快撤退。
很多人都发出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一个人明明对我很好,表现出非常爱我的样子,但是几个月后突然就冷淡了,甚至连招呼不打就走了?那种前面还有10分热度,到后面却骤降的变化太过于反常,人们很难理解那强烈的爱意怎么就突然没了。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关系模式,对方为什么要轰炸你?因为那是对方唯一能够体验亲密的方式,它快捷,迅速,带着一种孩童般的想要什么就要立刻得到的热切(EP的模式),倘若你不喜欢那种融合,ta又能成熟地展现出一种分寸或克制(ANP的功能),仿佛ta天生就是那个最匹配你的人。这就像一个人,ta为你盛装出席,也可以和你高度同步,它会给人一种真命天子和一见钟情的感觉。
当然,这些动作都没问题,如果一个人真的爱另一个人,这些都是加分的,健康的。问题就出现在这个经验的后半段——轰炸结束后,轰炸者自己也会很快厌倦。因为ta其实没有考虑自己需要什么,ta之所以迷恋前面的部分,或许是因为ta享受自己做了这些后,另一个人对自己完全痴迷和在乎的样子。也可能是ta也希望对方能为自己做同样的事。但无论是什么,这些都不太可能发生,因为自己已经给自己设定了角色,自己是那个全能的施予者,照顾者,无条件呵护的人,而对方也一定会被投射性的认同成接受这一切的人,在这个主体间场里,对方已经被隐晦地剥夺了付出的能力,尤其是ta所期待的那种能级,那些力量。
也就是说,你之所以幸福,是因为你在对方的剧本里,而最后的不幸,是因为你不在对方的现实检验里。它就像是一个无限高糖的开场,一次浪漫至极的邂逅,它的剧本只有那一个片段,只能不断重温它,而无法延续它。
对亲密关系越了解,你就越是要明白,那种浑然天成,唾手可得,几乎不需要你付出任何的东西,它不太可能在现实层面发生,那种美轮美奂却不曾显现丝毫代价的东西,大概率也是一种虚妄之相。而任何能为你付出一切的人,倘若不曾展现过对你的需要和期待,其背后必然隐含着解离的欲望——只能将其外化、投射,通过照顾另一个人去照顾自己,通过把一个人紧紧抱在怀里去温暖自己,而这个余温过后,厌倦就会袭来。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