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在步入亲密关系后,会像是变了一个人。——独处时,可以照顾好自己...

花红情感 2025-02-14 15:11:04
有的人在步入亲密关系后,会像是变了一个人。 ——独处时,可以照顾好自己,也不会格外情绪化,会安顿好自己的生活。 可只要进入到亲密关系,就会计较、会有占有欲、会对伴侣有极高的要求,也会很黏对方,甚至在相处时会频繁发脾气。 你会把自身对被爱的期待投射到伴侣身上,并渴望得到回应。 其实,这是一种“退行”状态。 在这种关系中,你对另一半的感情,更倾向于是一种“需要”。 因为你自身有情感的需求,内在也存在缺失,比如缺乏安全感、缺爱,就会把关系理想化,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小孩,想要得到另一半无条件的爱,期待童年时爱的缺失能够得到补偿。 于是,就会发脾气,测试伴侣会不会包容自己,也会强调自己的需求,甚至会沉溺在自己的感受中,以此来要求另一半。 你很需要另一半满足你的内在渴望,很期待他能成为你的理想化伴侣,像你期待的理想化父母一样去爱你。 所以,只要关系出现了一些波动,你就会感到不安。 只要你出现了负面的感受,就会要求伴侣来解决。 你会放大自己的情绪,和伴侣拉扯、纠缠。 这种把亲密关系高度理想化的行为,必然会和现实的生活发生碰撞。 在现实、具体的生活中,想要感情长久走下去,需要我们能有力量去爱别人,也需要彼此去在关系中发展、建构——感情会进入到磨合期,两个人会争执,彼此要去解决冲突,探寻到适合彼此的相处方式;关系也会逐步变得平淡,不可能永远都以对方为中心,彼此也需要在平淡期中去形成更好的互动方式,让彼此都体验到愉悦和支持…… 而一旦我们总强调理想化的爱,就会陷入自己的主观意识中,只强调自己的期待,会用情绪相互损耗。 感情出现问题后,也不会去解决问题,而是认为对方变了,自己会退行到孩子状态,自怜、自怨自艾,认为自己遇到了一个错的人,从期望到失望,从失望到无望,关系就会发展到破裂。 而从始至终,我们都没有看到真实的伴侣。 彼此都戴着一层人格面具,刚开始时扮演一个吸引对方的人,和另一半开始一段感情。 过程中,抱着理想化的期待,很想要得到伴侣无条件的爱,总执着于被爱的获得,总是要求对方,自身却没有创造爱的能力,更没有力量去爱别人,没有去探索真实的伴侣是什么样的,而是用理想化的伴侣来否定具体的爱人。

0 阅读:2
花红情感

花红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