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并不是善良,而是自我价值感太低讨好型人格通常都是过度付出...

花红情感 2025-02-17 18:04:21
讨好型人格并不是善良,而是自我价值感太低 讨好型人格通常都是过度付出,对别人特别好,但这并不是因为ta多善良,而是因为ta的内心太自卑、自我价值感太低,ta需要不停地为别人付出来平衡自己内在价值感的缺失。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ta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ta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ta觉得只有为别人付出的自己才是有价值的。 但ta的付出并不是无条件的,ta的每一份付出背后都是有目的的,ta想要别人也以同样的方式回馈ta,或者给到ta认可、感谢和夸奖等情绪价值。 所以ta对别人的付出都是有期待的。 如果别人满足自己的期待,自己就开心。一旦别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期待,ta就会委屈抱怨,在心里暗戳戳的怨恨对方。 这种潜意识里的小把戏,其实对方都是能感受到的,对方会感觉到控制和压力,甚至会有一种亏欠你的愧疚感。 有些格底色善良的人会因为窒息和愧疚感而远离你,有些喜欢操控别人的人会觉得在你身上能占到便宜而持续的压榨你。 所以通常留在你身边的朋友都是那些把你当血包的人。 在这些人身边你会觉得自己不管付出多少,都得不到他们的回馈和认可,他们还会不停地打压你、压榨你,甚至背刺你、出卖你。 渐渐地你会越来越憋屈,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抑郁,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那讨好型人格在人际关系中的这种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呢? 答案是:在重复小时候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模式 小时候父母总是指责、否定、贬低你,你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和疼爱,只能把父母的感受和需求放在第一位,按照父母的喜好做一个听话懂事,帮父母承担家庭责任的好孩子,只有当自己干活时,才能得到父母的笑脸和夸奖。 所以渐渐地潜意识形成了一个信念: 只有我付出时,我才会被爱,我才是有价值的。 因此,如果潜意识里的这个底层的信念没有被清理并重新塑造新的信念,那这就是你的命运剧本,长大后你在任何人际关系中都会处在低位,一直被别人欺负,做一个受气包。

0 阅读:1
花红情感

花红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