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彭德怀要在朝鲜枪毙周恩来总理的女婿,总理得知后,急忙给彭德怀发电,要求将他押回国内处理! 这年夏天,周总理收到了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发来的一封电报,他的女婿金山因在朝鲜犯了个大错误,志愿军司令彭德怀决定将其枪毙。但周总理看完电报后,紧急给志司发去电报,让彭德怀派人将金山押送回国处理! 周恩来是我们敬爱的总理,他的家庭生活一直很简朴。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膝下并无子女,但却一直将烈士遗孤孙维世视如己出。 孙维世出身于革命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周恩来得知她的情况后,决定认她做干女儿,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孙维世也十分尊敬周总理夫妇,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生父母。 1950年,孙维世在排练话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与扮演男主角保尔的演员金山走到了一起。金山本已有妻室,但二人还是不顾一切地结了婚。周总理虽然内心并不赞同,却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 婚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金山作为文艺工作者,被派往前线慰问志愿军将士。在朝鲜期间,他与一位女翻译关系暧昧,甚至明目张胆地与其同居,引起轩然大波。 消息传到了正在指挥作战的彭德怀将军耳中。彭总严肃军纪,对这种破坏军婚、影响军心的行为恼怒不已,当即下令要枪毙金山。 驻朝使馆得知此事,立刻给周恩来发去电报,汇报了事情原委。作为金山的岳父,他感到震惊和羞愧。他明白,在这种特殊时期,金山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在拿志愿军将士的鲜血开玩笑。 但周总理同时也是位明智的领导人。他考虑到金山虽然犯了大错,但其组织关系毕竟还在国内。若贸然枪决,恐怕会带来不必要的外交问题。权衡之下,他决定亲自出面,给彭德怀发去电报。 电报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彭德怀立即停止枪决,并将金山押送回国接受处理。彭德怀看到电报后,内心充满了疑惑和不满。在他看来,金山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军纪,理应按军法从事。 但彭德怀毕竟是位久经沙场的将领,他明白政治环境的复杂性。作为志愿军司令,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不仅是军事责任,更有来自外交层面的考量。周总理既然都发电强调了,他也只好暂时按兵不动。 于是,彭德怀立即派人将已经吓得魂飞魄散的金山带离朝鲜前线。一路上,金山心惊胆战,生怕半道上就被人毙了。押送他的战士们虽然对他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但看在周总理的面子上,倒也没为难他。 就这样,金山离开了志愿军的战场。他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来自组织的严厉处分。可相比枪毙,这似乎已是一种宽恕了。而这一切,还得归功于自己那位德高望重的岳父。 消息很快传到了北京。周恩来得知金山平安回国,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感到无比的愤怒和失望。他没想到,自己的女婿竟然会做出如此有悖军人操守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个人道德问题,更关乎党和国家的形象。 彭德怀虽然按照周总理的指示行事,但他对此事的看法却并未改变。他觉得,对于金山这样的人,就应该按军法从事,以儆效尤。若不严惩,难以服众。这个念头,他一直记在心里。 后来,当金山被押解到北京时,彭德怀特意抽空去看了他一眼。面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金山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彭德怀本想狠狠训斥他一顿,但看在周总理的面子上,到底忍了下来。 金山回到北京后,立即被押送到了监狱。周恩来亲自主持召开了一个专门会议,通报了金山在朝鲜的所作所为。与会的高级干部们听后都惊愕不已,他们万万没想到,区区一个文艺工作者,竟然会给党和国家带来如此大的麻烦。 会上,大家一致要求对金山从严惩处。周恩来当然也是这个意见,但出于对孙维世的爱护,他没有完全采纳大家的建议。经过慎重考虑,周恩来决定先给金山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于是,金山被开除了党籍,撤销了一切职务,发配到石景山发电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对他来说,这已是最大的宽恕。从万众瞩目的舞台跌落到工厂车间,这其中的巨大反差,常人难以想象。 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孙维世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了惊人的宽容和理解。作为金山的妻子,她完全有理由提出离婚,甚至要求严惩。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谅解和支持。 在金山被下放劳动的日子里,孙维世经常去看望他,鼓励他好好改造。在她的悉心陪伴下,金山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重新做人。这一改造过程,周恩来也在默默关注着。 有一次,孙维世专程去看望周总理,汇报金山改造的情况。周恩来见到女儿,第一句话却是:"金山呢?怎么没和你一起来?"孙维世红着眼圈说,金山实在是没脸见总理。 周恩来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改正。你回去告诉他,好好改造,总有一天能重新做人。"这番话,让孙维世热泪盈眶。 在周恩来的关怀和孙维世的鼓励下,金山的改造卓有成效。几年后,他重新回到了文艺战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导演。这其中,周总理的宽宏大量功不可没。
1951彭德怀要在朝鲜枪毙周恩来总理的女婿,总理得知后,急忙给彭德怀发电,要求将
熹然说历史
2025-01-28 01:05:36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