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的一天,湖北省文物工作者对传说中关羽托梦显圣的地方-当阳玉泉寺铁

熹然说历史 2025-01-28 22:05:52

1994年10月的一天,湖北省文物工作者对传说中关羽托梦显圣的地方-当阳玉泉寺铁塔地宫进行抢救性发掘,从中竟出土了包括佛牙舍利,麒麟角和凤羽等在内的罕见珍宝。通过这次发掘,考古人员证实了玉泉寺为伽蓝菩萨道场和关公信仰的发源地,特别是随着关羽地位不断被后世拔高,玉泉寺自然成为香火旺盛的寺院,受到皇家和民间的顶礼膜拜及供养。 1994年金秋十月,考古队的同志们来到了尘封已久的玉泉寺。他们要做的,是一项谨慎而神圣的任务——打开历经沧桑的铁塔地宫,一睹其中沉睡千年的宝物真容。 当铁锹撬开最后一块石板,一个地下宫殿豁然展现在大家眼前。墙上雕刻着精美的佛像,高大的石柱撑起了宫殿的穹顶。但最让人惊叹的,还是摆放在正中的几样稀世之宝——据说是佛祖的牙齿舍利、仙兽麒麟的角、以及传说中凤凰的羽毛。 这些国之瑰宝静静地躺在石匣中,虽然岁月久远,但仍然散发着神奇的光芒。考古专家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取出,送到实验室进行鉴定。结果证实,这些文物不仅年代久远,而且的确属于佛教七宝。 更重要的是,从铁塔的铭文和出土遗物判断,玉泉寺与关公信仰有着密切的渊源。原来,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在此显灵托梦,并受到高僧的崇奉。久而久之,昔日的兵家必争之地,竟然成为了香客朝拜的圣地。 那么,关公信仰是如何在玉泉寺扎根发芽的呢?这还要从一段传奇故事说起。话说在关羽战死后不久,有人在玉泉山发现了关公显灵的迹象。起初,当地百姓对这位异乡来的武将并不十分了解,有人甚至把他当成了游荡在人间的恶鬼。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羽的事迹和品格渐渐被世人所知。特别是隋朝时,一位叫做智者大师的高僧来到荆楚传法,他发现关羽的忠义之心可堪大用。于是,智者大师便开始宣扬关公的德行,希望能借此度化更多的世人。 在智者大师的推动下,关羽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不再是令人生畏的恶鬼,而是成为了护佑百姓、惩恶扬善的神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关公,前来玉泉山朝拜膜拜。 就这样,关公信仰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为了给信众一个敬拜的场所,玉泉寺应运而生。寺庙规模日渐宏大,殿宇楼阁鳞次栉比,香火缭绕其间。关公也从一介武将,摇身一变,成为了伽蓝菩萨的化身。 不过,关公信仰的确立,还有一个重要的推手,那就是历朝统治者的支持。隋唐以来,不少皇帝都对玉泉寺青睐有加,频频赐予钱财物资,扶持寺庙的发展。 比如唐高宗时,玉泉寺的主持弘景大师就曾入京,受到皇帝的礼遇。武则天更是亲自将佛祖舍利赐予玉泉寺,让弘景大师主持建塔供奉。由此可见,玉泉寺在朝野上下俨然已经是一方显贵。 而到了宋朝,刘娥太后对玉泉寺更是不遗余力。她亲自拨款重修寺庙,使其规模更加宏伟。历史上著名的铁塔,就是在宋仁宗时期建造的。皇家的支持,无疑给玉泉寺披上了一层耀眼的外衣。 玉泉寺成了关公信仰的中心,名噪遐迩。而关公也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地位,从一个单纯的武圣,最终成为了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玉泉寺则成为香客朝拜的圣地,同时也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前来吟诗作赋。 随着时代的更迭,玉泉寺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从隋唐到宋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对这里青睐有加。他们频频下诏赐予钱财,修缮殿宇,扩建庙宇,使得玉泉寺的规模日益宏大。 玉泉寺的地位,不仅体现在皇家的支持上,也体现在寺内收藏的各种珍宝上。比如那口传说中的隋朝铁镬,据说是皇帝赐给高僧的法器。还有那棵古老的银杏树,诉说着唐朝高僧在此传法的故事。 而宋代的铁塔,更是玉泉寺的一大亮点。它通体用铁铸成,高达十几米,工艺精湛,雕梁画栋,美仑美奂。令人惊叹的是,这座铁塔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仍然屹立不倒,熠熠生辉。 除了这些珍宝,玉泉寺还有一件令人瞩目的"镇寺之宝",那就是武则天亲手捐赠的佛祖舍利。这件国之瑰宝,曾经深藏地宫多年,直到近代才重见天日。它见证了玉泉寺悠久的历史,也彰显了皇家对这里的重视。 玉泉寺对关公的崇拜,还体现在寺内的关公像和关公殿上。这里的关公像几乎每个朝代都有,从唐宋一直到明清,形态各异,却无一不彰显着关公的威严和尊贵。关公殿更是香火鼎盛,信众络绎不绝。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公信仰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起初,关公还只是佛教体系中的一员,但到了明清时期,他已经成为道教中的重要神祇。玉泉寺则成为了关公信仰从佛教向道教过渡的一个缩影。

0 阅读:47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