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郑苹如被押到小树林,两个特务直勾勾地看着她,感叹说:“很多漂亮的女人,杀了真可惜!”突然,郑苹如提出一个要求,没想到特务竟然说:“没问题!” 1939年的上海,一位名叫郑苹如的女子频繁出现在各类上流社会的宴会中。她是当时上海滩最知名的名媛之一,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优雅迷人的气质。 郑苹如出身显赫,父亲是国民党元老郑钺,母亲是日本名门闺秀木村花子。这样的中日混血背景,让她在沦陷区的上海有着得天独厚的社交优势。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上海虽然沦陷,但依然是远东第一繁华都市。郑苹如凭借着出众的外貌,登上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良友画报》封面。 然而在这位名媛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中统特工。上海沦陷后,她秘密加入了国民党中央特工组织。 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背景,郑苹如经常出入日伪高层的社交圈,收集重要情报。她的情报工作,为重庆政府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1938年,一条惊人的消息传到了重庆。郑苹如通过自己的情报网,先后两次向国民政府报告:汪精卫即将有重大异动。 这个情报价值连城。当年八月和十二月,郑苹如分别发出急电,成为了预报汪精卫叛国的第一人。 在上海的灯红酒绿中,郑苹如以社交名媛的身份周旋于各类场合。没有人会想到,这位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上的摩登女郎,竟是一位冒着生命危险打探情报的地下工作者。 她精通日语,举止优雅,在各种社交场合都能应对自如。这样的条件,让她能够自然地接近各类日伪要员,获取重要信息。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像郑苹如这样的地下工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在与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搏斗。她们中的许多人,最终都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1939年的上海,中统上层决定除掉一个重要目标:76号特工总部的首领丁默邨。这个任务被交给了善于利用美色进行情报工作的郑苹如。 丁默邨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物,他早年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后来投靠国民党,抗战爆发后又投靠日本。76号特工总部在他的领导下,四年间制造了超过三千起血案。 在一次精心安排的舞会上,郑苹如成功接近了丁默邨。她表现得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时而亲近时而疏离,这种举动引起了丁默邨的极大兴趣。 作为特工头子,丁默邨很快就调查了郑苹如的背景。当发现她是国民党元老的女儿,又是中日混血儿时,丁默邨放松了警惕。 中统认为时机成熟,开始制定暗杀计划。他们选定了南京路上的西伯利亚皮货店作为行动地点,安排两名特工在店外接应。 1939年12月21日,行动正式开始。郑苹如整天陪同丁默邨,到傍晚时分提出想去买皮大衣。 当汽车行驶到西伯利亚皮货店时,郑苹如邀请丁默邨一同下车挑选。按照职业特工的习惯,丁默邨对突发情况保持着警惕。 进店后,丁默邨突然发现店外有可疑人员在观察他。他立即意识到了危险,把钱扔在柜台上就迅速逃离。 外面的中统特工见状立即开枪,但丁默邨已经跑到了马路对面。虽然他的汽车被打中多枪,但人却毫发无损地逃脱了。 这次暗杀行动的失败,给郑苹如带来了致命的危险。她本认为自己的身份没有暴露,决定返回76号继续接近丁默邨。 然而,当她刚到76号门口时,就被早已等候的特务逮捕。郑苹如就这样落入了这个臭名昭著的特务机关手中。 在76号特务机关的审讯室内,郑苹如面临着严刑拷问。面对审讯,她始终坚称暗杀丁默邨只是因为感情纠纷,是个人报复行为。 这个说法虽然不能完全让日伪方面相信,但确实给了他们一个台阶。汪伪政权开始打起了郑苹如父亲的主意。 他们向郑钺开出了条件:只要他愿意出任汪伪政权的司法部长,就可以保住女儿的性命。这个职位对汪伪政权来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但是郑钺以身患重病为由,坚决拒绝了这个任命。他作为国民党元老,深知接受这个职位意味着什么。 1940年2月,汪伪政权对郑苹如下达了秘密处决的命令。他们选择在上海西郊的一片荒地执行死刑。 特工处的行刑官林之江负责押解郑苹如。在通往刑场的路上,郑苹如表现得异常平静。 到达目的地后,这位年轻的女子面对死亡毫无惧色。她仰望着天空,只提出了一个请求:不要射击面部。 对于一个特工来说,郑苹如的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她没有求饶,也没有歇斯底里,而是以一种从容的姿态面对死亡。 行刑时,林之江不忍亲自动手,命令卫兵执行。三声枪响之后,这位年仅23岁的女子倒在了荒野之中。
1940年,郑苹如被押到小树林,两个特务直勾勾地看着她,感叹说:“很多漂亮的女人
历史有小狼
2025-01-31 13:34:20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