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5月下旬,孙立人得到一个震惊的消息,他的搭档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在率部掩护伤员撤退时,身负重伤被日军俘虏。 1900年,一个注定不平凡的生命在湖南宁乡诞生,他就是齐学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年轻的齐学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开启了他的求学之路。 清华大学毕业后,齐学启选择继续深造,远赴美国诺维奇军事学院学习。在军事学院期间,他遇到了同样来自中国的孙立人,两人因为共同的理想成为了挚友。 在美国的求学经历为齐学启打下了扎实的军事理论基础。1929年学成归国后,他被任命为宪兵第6团团长,主要负责南京的治安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东北三省。这场国难激发了齐学启的爱国热情,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然对上海发动进攻。齐学启立即率领宪兵第6团投入战斗,与上海守军一起奋勇抵抗日军的进攻。 在上海保卫战中,宪兵第6团虽然遭受重创,但在齐学启的带领下,将士们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斗志。这场战役也让齐学启更加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决心。 此后的十年间,齐学启始终坚持抗日立场,从未参与任何内战。他专注于研究军事,提升部队战斗力,为将来更好地抗击日寇做准备。 1942年,中国组建入缅远征军,新编第三十八师由孙立人担任师长。基于齐学启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抗日立场,他被任命为新38师副师长,同时兼任政治部主任。 这次任命让这对昔日的同窗再度携手,共同投身于抗日战场。新38师在两人的带领下,很快就成为了远征军中的一支劲旅。 1942年5月,在缅甸卡萨地区,远征军与日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作为新38师副师长的齐学启临危受命,担任了这场战役的总指挥。 卡萨战役是远征军在缅甸战场上的重要战役之一。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势,齐学启指挥部队奋勇抵抗,多次挫败日军的进攻。 在一次战斗中,齐学启带领部队成功救出了被日军包围多时的英军第一师。这次营救行动不仅展现了远征军的战斗力,也赢得了英国军方的高度赞赏。 然而,战局很快发生了变化。日军加大了进攻力度,远征军多支部队被迫分散转移。新38师的主力部队与第五军军部失去了联系。 为了寻找38师的大部队,齐学启带领十余名38师的伤员战士,在缅甸原始丛林中艰难前行。乌有河边的密林给搜索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就在这时,一支日军部队突然出现。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齐学启没有选择撤退。他下令所有战士坚守阵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这是一场极其不平等的战斗。十余名伤员虽然英勇顽强,但难以抵挡日军的猛烈进攻。在战斗中,齐学启身中数弹,最终不幸被俘。 日军发现齐学启的身份后,立即对他进行救治。作为远征军新38师的副师长,齐学启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早已为日军所知。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第五军军部。当孙立人得知自己的老友兼副手被俘的消息时,远征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战场形势的急剧恶化,让营救齐学启的行动变得异常困难。但这位抗日将领并未被日军所屈服,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继续战斗。 在日军战俘营中,齐学启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面对日军的软硬兼施,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军人的尊严和骨气。 日军为了策反这位远征军将领,派出多名军事官员对他进行劝降。但齐学启对这些劝降毫不动摇,始终坚持抗战立场。 战俘营里关押着大量的英军战俘。齐学启凭借着流利的英语,经常与这些盟军战俘交流,鼓励他们保持信心,坚信日军必败。 在战俘营期间,齐学启多次遭受日军的威胁和折磨。但这位军事将领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韧,从未透露过任何军事情报。 1945年初,日军眼看战争形势日益恶化,更加急迫地想要利用齐学启。他们派出了投降日军的章吉祥和蔡宗夫等人进行劝降。 这些汉奸的出现激起了齐学启强烈的愤怒。他严词痛斥这些背叛祖国的行为,称他们必将遗臭万年。 面对齐学启的坚贞不屈,这些汉奸开始谋划除掉这位抗日将领。1945年5月13日,他们趁齐学启不备,将其残忍杀害。 齐学启将军以45岁的年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从清华学子到抗日将领,他用生命诠释了一个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追授齐学启为陆军中将,表彰他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他的遗体被运回湖南老家,安葬在岳麓山下。
1942年5月下旬,孙立人得到一个震惊的消息,他的搭档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在率部
历史有小狼
2025-01-31 13:34:22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