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一位战士深入敌后,连续击毙56人。待他归队时,他高兴地对班长说:“班长,我刚才干了一件大事。” 这位战士叫岩龙,是傣族人。在对越战争时期,他是14军50师120团5连的一名士兵。 班长看到岩龙,正准备批评他,不料却被岩龙的这句话惊得目瞪口呆。 这是怎么回事呢?要弄清缘由,还得从一场阵地战说起。 时间回到1979年2月21号这天,岩龙所在的连队接到任务,那就是攻下越军所占领的78号高地。然而,他们碰到的越军却非常狡猾。 他们借助有利地形,又把进攻方向的树木都砍光。就这样,我军在没有掩体的保护下,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状态。而岩龙的排长则一开始就在越军的扫射下中弹身亡。 排长牺牲了,那么就由班长指挥。班长看着敌人的凶猛的火力,便下命令让所有人卧倒,匍匐前进。 同时,班长扭过头,对着战友们大喊一声:“岩龙呢?岩龙在哪?快把敌人的机关枪给我端了。” 面对越军的压倒性火力,岩龙一个人能改变么?还别说,岩龙确实有这个能力。 在接到命令之前,岩龙还是个入伍不到一年的新兵,年龄才19岁。但是,岩龙却很聪明,脑瓜子灵活,入伍没多久,就成了班里的神射手。 所以说,如果岩龙在场,那定是指哪打哪,而正面进攻的压力也将会大大减轻。 但是,令班长想不到的是,他的一声呼喊,却没有得到回应。身后的战士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 班长的脸瞬间拉了下来,埋怨道:“这个岩龙,关键时刻跑哪去了?” 当然,不管岩龙此时身在何处,班长也不能这样干耗下去,他接着开始分配任务,让战士们迂回进攻。 是啊!正是关键的时候,岩龙去哪了呢?可就在战士们带着疑惑进攻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战士们打着打着,却发现敌人的火力越来越弱,两三个小时后,更是停了下来。班长见此,也是不解的挠挠头。 不过,敌人的火力减弱对连队来说是件好事,班长没有多想,赶紧命人接着追击。也就在此时,班长碰巧与岩龙撞了个满怀。 班长一看是岩龙,脸色瞬间严肃起来,本想打算批评他。谁知,岩龙竟高兴地对他说:“班长,我刚才干了一件大事。” 班长一听,惊得目瞪口呆,岩龙这才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班长。 战斗一开始,岩龙就发现敌人的火力很猛,尤其是高地上把着机关枪的越军。而岩龙看着一个个倒下的战友,心里很是难过。 于是,岩龙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脱离了连队,自己则一个人悄悄迂回到了78号高低附近,并且在草丛中隐蔽起来。 由于越军一直注视着前方,所以并没有注意到岩龙的行踪。而岩龙则抓住时机,他抬起枪,通过瞄准镜看向敌人。 一枪、两枪、三枪…岩龙挨个点名。并且,为了防止敌人察觉,岩龙还专门找到相对正前方的方向,让敌人误以为这是正前方的进攻。 岩龙的这招果然奏效,越军也一直没有发现一旁的岩龙,只是一个劲的补人。但是,此时的岩龙却停了下来,并没有接着挨个点名。 岩龙虽然入伍还不到一年,但是却很能随机应变。他知道频繁的开枪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于是他特意停了一会,并趁着这个时间再次寻找隐蔽的射击地点。 等到78号高地的人又补全后,岩龙又在新的位置瞄准他们,再次挨个点名,这也是为什么战友在正面进攻时,感觉到火力越来越弱的原因。 所以,就这样几番轮次下来,岩龙击毙了几十名越军,身上的200发子 弹也打得剩了25发。 岩龙的机动灵活,扰乱了越军,不管他们再怎么扫射,也没有伤及岩龙分毫。 看着越军补人的速度越来越慢,岩龙也觉得时机成熟。随后,他一边撤退寻找战友,一边注视着周围的情况。然而,他却不巧的碰上了一位越军军官。 岩龙顿时被吓得大惊失色,但好在越军没有发现他,而岩龙则趁机藏在一个树后,等待时机。 可是,岩龙一拉枪栓,却发现子 弹已经不多了。他不敢盲目射击,只能寻找一个合适的射击点。 岩龙屏住呼吸,等他们距离自己很近时,岩龙找准角度,一个转身,“砰砰砰三枪”,越军军官和随从的两名士兵被岩龙击毙。 当班长细细听到岩龙的描述后,顿时漏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然而,班长平时也很了解他,他知道岩龙有这个能力,严肃的脸也漏出了一丝微笑。 战斗结束后,他们回到了驻地,班长则第 一时间为岩龙请功。而当问及岩龙他击毙多少人时,岩龙却是笑嘿嘿的挠了挠头。 后来,在岩龙的回忆下,取了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56人。 为此,上级特意授予岩龙“孤胆英雄”称号。但让人遗憾的是,岩龙还没有得到表彰,就永远离开了。 78号高地取胜后没几天,岩龙他们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去拔掉一个越军的据点。 然而,这次越军躲在碉堡内,不同于上次的阵地战。而岩龙则在一次冲锋中,不幸胸膛中弹,享年19岁。 岩龙虽然年轻,但却机敏灵活,爱护战友。他利用自己的优势,不仅为连队减少了伤亡,也创造了一个奇迹,他是实实在在的“孤胆英雄”。
1979年,一位战士深入敌后,连续击毙56人。待他归队时,他高兴地对班长说:“班
市井老李
2025-02-05 20:42:21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