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01年,历史的长河中,楚国这条巨龙被四国联军围剿,宛如一只被猎人盯上的羔

鹏举谈历史 2025-02-06 13:02:40

公元前301年,历史的长河中,楚国这条巨龙被四国联军围剿,宛如一只被猎人盯上的羔羊。齐国、韩国、魏国组成三国联军,趁机攻打楚国,而秦国则从另一方向出手,意图牵制。这场被称为“垂沙之战”的惨烈战役,最终使楚国饱受重创,领土被肆意分割,国力如同秋风中的落叶,急剧削弱。 四国联合攻楚的缘由 那么,四国为何能齐心协力,联手攻打楚国呢?这就要追溯到战国中期,那时,楚、齐、秦三国实力鼎盛。楚国与齐国曾是“同舟共济”的盟友,携手抗击秦国的强势扩张。然而,前313年,秦国的相国张仪如同一位巧妙的编织者,巧妙地离间了齐楚同盟,使得楚国放弃了与齐国的友谊,转而与秦国结盟。 可惜,楚国与秦国的联盟如同水中月、镜中花,极其脆弱。楚怀王在被张仪愚弄后,虽怒火中烧,但已无力回天,国与国之间的情谊一旦破裂,便难以复合。前305年,秦国通过联姻与楚国建立了表面的亲密关系,并以还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为条件,正式与楚国结盟,史称黄棘之盟。 然而,齐国对此心怀怨恨,恨楚国“弃友投敌”的背叛,伺机而动。齐国在孟尝君的领导下,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魏国和韩国,共同对抗楚国。齐、韩、魏三国之间的关系如同紧密的绳索,秦国对韩、魏的威逼迫使他们不得不依靠齐国,以求自保。 战役的开端与激烈对抗 公元前301年,齐国以楚国违约为借口,联合韩、魏发起攻击,齐将匡章、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率领三国联军进攻楚国方城。楚国则派出大将唐眜驻守方城,准备抵抗联军的进攻。 在沘水(今河南西南唐河县)一带,双方对峙,楚军的弓箭手如同百发百中的神射手,令联军难以推进,双方僵持竟长达六个月。齐宣王见局势胶着,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派人催促匡章渡河作战。匡章却坚定地拒绝,口中吐出:“齐王可以杀我,但不能逼我在战机未到时出兵!” 然而,匡章心中也是焦急,苦于找不到渡河的良机。恰在此时,一位樵夫如同明灯般指点迷津,告诉匡章:“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河水必然浅;而防守薄弱的地方,河水则深。”匡章听后,顿时心中有了计较,迅速选派精兵趁夜从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向楚军发起突袭。楚将唐眜因六个月的静态防御而放松了警惕,等到联军上岸时,才匆忙调兵应战,结果在垂沙遭遇惨败,唐眜战死沙场。 秦国的背叛与楚国的覆灭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秦国在此时并未出兵救援已结盟的楚国,反而趁机再攻楚国。这背后,缘由可追溯至前302年,楚国派往秦国的人质太子横在私斗中杀死了秦国的一位大夫,逃回楚国。此事令秦国大怒,楚国与秦国的关系再次紧张。 更有甚者,秦国与楚国的结盟本就如同一场棋局,意在逐个削弱各诸侯国,待时而动。如今机会已然来临,秦国怎能错过? 在垂沙之战后,楚国的领土被联军肆意分割,宛如秋风扫落叶,秦国乘胜攻占了楚国的襄城。唐眜死后,楚国部将庄𫏋叛变,引发民众起义,攻下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江陵市北),楚国的领土分崩离析。 至前29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秦昭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楚怀王被秦国劫持,面临割地的威胁。此时,楚国宛、叶以北的土地被韩、魏两国夺取,襄城则落入秦国之手。楚国不得不向齐国表示屈服,以太子横为质,向齐求和,从此在中原的活动中再难翻身。 垂沙之战,楚国的悲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回荡,成为了一个国破家亡的惨痛教训。正如古人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历史的教训中,我们更应警醒,珍惜眼前的和平与友谊。

0 阅读:55
鹏举谈历史

鹏举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