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7世纪起,华人便陆续迁徙至越南,凭借勤劳和智慧在当地扎根,并在商业上取得显著成就。到20世纪初,华人已控制了越南的零售、进出口贸易和银行业。然而,随着华人在经济上崛起,矛盾和摩擦逐渐加剧,尤其是土著居民的不满。受到民族主义思潮影响,20世纪30年代一些越南知识分子开始鼓吹排华,认为华人抢占了他们的生意与财富。 1954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华人实行一系列限制政策,强制要求华人放弃中国国籍,加入越南国籍。进入60年代,中越关系日益紧张,边境冲突频发,越南政府以“忠诚”为由,加强了对华人的审查与监控。许多华人领袖遭到逮捕和酷刑,华人社区人心惶惶。 然而,1975年,越南政府通过一项法令,宣布将全国华人视为“中国间谍”,限期驱逐,否则将被投入劳改营或处死。这一决定使得许多华人措手不及,曾经的家园变成了噩梦。成群结队的难民涌向香港和其他东南亚国家,许多人乘坐简陋渔船逃亡,食物和水源匮乏,甚至面临生命危险。也有部分难民试图徒步穿越丛林,却误入雷区,遭遇地雷爆炸。 对于逃往中国的难民来说,尽管语言相通,文化相近,但中国当时正面临物资匮乏,难以为数以万计的难民提供充足的生活保障。于是,许多华人选择再次逃向香港、澳门,甚至欧洲和美国。尽管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但故土的记忆始终萦绕在心头。那些曾经熟悉的街道、亲人和旧事,成为他们难以抹去的思念。 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越南对国内华人实施更加严酷的打压,反华情绪愈演愈烈,华人再次成为暴力的目标,许多人遭殴打、侮辱甚至被杀害。战争结束后,越南经济遭受重创,政府才逐步意识到华人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废除了排华政策。然而,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深刻影响了中越两国的关系,至今,反华情绪在越南依然时有发生。 这些华人尽管远离了故土,依旧怀念曾经生活的地方,心中不忘家园的苦难与屈辱。在新生活中,他们不仅努力重建家园,也教育子女铭记历史,不忘祖国的苦难记忆。尽管他们在海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那段痛苦的历史永远烙印在他们心中,成为永难抹去的伤痛。
自17世纪起,华人便陆续迁徙至越南,凭借勤劳和智慧在当地扎根,并在商业上取得显著
泉说历史吖
2025-02-07 18:15:46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