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人都嚷嚷着比亚迪这样的车企应该要提高员工待遇,我必须得说一下个人的观

梦蕊娱乐说 2025-02-08 15:25:20

我发现,很多人都嚷嚷着比亚迪这样的车企应该要提高员工待遇,我必须得说一下个人的观点:

比亚迪如果想提高员工待遇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动作——裁员。

比亚迪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净利润,只需要一个动作——裁员。

比亚迪完全可以不压榨供应商,甚至可以不再进行研发,但仍获得价格优势,只需要一个动作——裁员。

在摆事实讲道理之前,我再强调一下,其实我很欣赏比亚迪这家公司,如果你想喷我,请自便,但我仍然要继续谈我的看法。

我们以 2024 年为例,比亚迪卖了427.2万辆车,员工数量超过100万,第二名是上汽集团,卖了401.3万辆,员工数量是20.7万,比2022年少了9000人。其他车企的数据我不一一进行列举,但我想说的是,比亚迪的员工数量,远远超过同行。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这是单人生产汽车的数量,在这个数据上,比亚迪遥遥落后。

我知道会有人说:比亚迪不仅生产汽车,还生产汽车配件,还生产电池等,我就这么告诉你,就算上汽+宁德时代+博世中国,员工数量也才20.7+ 11.6 +5.8=38.1万人。更何况,这里面不乏自己自研三电和汽车配件的车企,你当别人是吃素的?如果你还看不懂,我就直说了:比亚迪招了远超过它这个企业规模该招的人,它甚至完全不应该招这么多人。

假设一个员工一个月的成本支出是7000元(在比亚迪这真的算是一个常规数字),一年要支出7000*12=8.4万元,假设比亚迪裁员10 万人,一年多挣84亿,纯纯的净利润,假设比亚迪裁20万人,还能再多挣84亿。把这168亿元平均分给其他员工,每人可以分到21000元!其他员工肯定是乐开了花,迪子也能收获好名声,股东分红都能多不少!

但我请问:被裁的20万人怎么办?如果比亚迪以长城汽车为标杆,它只需要保留427.2/15.04 =28.4万人,裁个61.6万人。如果比亚迪以长安汽车为标杆,它只需要保留427.2/54.78=7.8万人,裁它个90万没啥问题。以上是真实存在的数字,你可以自己去查,都是公开信息,可能有误差,但绝对不大。

那么就有人问了,比亚迪是不是傻?为什么要招这么多人。我说实话,其实比亚迪很多工作,是真的不用招人来做的,机器完全可以代替。我不知道比亚迪为什么不用机器代替员工,但考虑到目前的大环境,做一些不负责任的猜想:

1、比亚迪应该背着某些就业任务,比亚迪在很多地方都有工厂,这些工厂的建立,获得了不少的优惠政策,但大概率有一个“保就业”的指标。

2、比亚迪这几年发展太快,来不及用机器代替人力,等到未来稳定了,谁也说不准会不会上更多机器。

3、机器带来的效益没有人力便宜。

当然,2、3两点细细推敲的话,其实存在不少BUG,长远来看,机器的效率和成本,肯定是优于人类的…尤其在工业领域更是如此,只要迪子愿意弄,肯定早就弄出来了。表面来看,比亚迪的员工工资确实不高,但实际情况是,比亚迪给了100万人工作,导致工资平均起来不高。这是比亚迪的问题吗?

0 阅读:302

评论列表

阿至70

阿至70

6
2025-02-08 16:13

比亚迪在贫困县陕西省扶风县开六千工资,扶风县一般商品房算好一点的80万,800000/6000/12=11.11,十年工资就顶一套工作地的房子。特斯拉在上海开一万工资,上海房价就只算郊区最烂的200万好了。2000000/10000/12=16.66,怎么算,也是比亚迪更照顾员工!

时光

时光

2
2025-02-08 20:45

难得看到的理智贴。 初期通过拆分组合工序,实现人力成本低于机器;后续坚持垂直整合,防止供应商涨价。 18年左右比亚迪销量最低四十来万量的时候员工大概18万。 这四年吃药一样,从艾格设计外观的唐二代开始,先发优势尽显。稳就业的企业相当值得尊敬。尤其是92年前后,钱老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船夫94年左右创业,有技术和政策的支持的可能性很大。

海上利益边疆

海上利益边疆

2
2025-02-08 15:53

按比亚迪的尿性,裁掉十万人,100万人的活让剩下的90万人来干,工资按80万人来发。

彭鹏 回复 02-08 18:50
按你这么说 还招人干嘛

梦蕊娱乐说

梦蕊娱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