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不大治 发现现在的人很恐慌,稍有一点不适就往医院跑,而且小医院还不去,全挤到

妙晴谈养 2025-02-08 16:18:00

大病不大治 发现现在的人很恐慌,稍有一点不适就往医院跑,而且小医院还不去,全挤到大医院去。寻求尽可能强大的医疗干预。 但大家要知道,医疗干预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医疗系统你要记住,它是一个商业系统!但你也不能责怪医院,因为干任何事儿都得挣钱,你怎么能要求医院和医生不挣钱呢?难道让他们全饿死? 但是商业系统,它的目标就会发生偏移。 所以大病你到医院寻求大治,信息又不对称。你可能受到某种你意识不到的严重伤害。举个例子: 现在有一种治疗冠心病的方式叫:心脏支架手术。就是冠状动脉狭窄,所谓冠状动脉就是心脏的血管,狭窄轻微会有一点心脏不适,你就跑医院去了。 医生给你做造影,你躺在床上,屏幕摆在你眼前,告诉你,你这个血管狭窄75%,得下支架。而且医生是能多下个就多下个。因为一个支架的成本两三百,卖给你却是两三万。 大家要知道,我们从4岁开始,血管就开始逐步硬化。到你五六十岁,没有人血管不硬化,不出现血管局部狭窄。你要知道,血管内膜是非常光滑的,血液是个液体流态。但血液又随时可以变成固态,比如你受伤了,血液就会在这个地方凝固,从液态变成固态,阻挡血流,阻挡失血。 为什么?因为血液中有一套凝血机制,可以快速把液态血液变成固态凝块。但这个变化是有要求的,就是血管壁光滑度遭到破坏,比如受伤血液流到这个地方,立即碰撞,于是血小板释放因子,立即让血液凝固。因此血管壁光是非常重要的。 但你想下,下个支架,异物进去,人工做的再光滑,也不可能有血管内皮的那个光滑程度,何况它还是一个异物,免疫系统会对它产生排异反应,所以它会造成非常大的危险。一旦下支架,正常情况下大约有15%的人会发生排异反应。从而造成这一支血管完全报废。就算你不在这10%~15%的人群中。终生服抗凝剂药,也就是让血液的凝固过程被干扰。 血管从4岁就开始血管硬化,而古人39岁玩完了,所以感觉不到这个东西。今天我们把命折腾的老长,所以所有人都逃不掉,这就是一个漫长的自然老化过程。 所以血管狭窄75%。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任何症状和感觉的。下游脏器和肌肉也不会发生严重的缺血和缺氧,它要进展到80%、85%、90%,你才开始逐步出现症状,而他要进展到这一步,大约需要10年、20年甚至30年以后才会进到那一步。而你不懂这一点。75%就已经把很多人吓慌了,然后支架就放进去了。本来你这个支架可以放20年以后再放,你提前20年钱交给医院了,麻烦留给自己了。 所以看病大病不大治,尽量去保守疗法,尽量对医疗介入保持警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

0 阅读:26
妙晴谈养

妙晴谈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