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蒋介石,老子走了!"1956年,一名飞行员开着蒋纬国专机在台湾升空了,留下了这句“嚣张”的挑衅后,他开着飞机朝着大陆的方向飞了过去...…
1956年,冷战阴云笼罩全球,海峡两岸关系剑拔弩张,就在这年1月7日清晨,福建南安县官桥镇小学的操场上,一架略显老旧的“赛斯纳”轻型飞机缓缓降落,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机舱门打开,走下来的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一位名叫韦大卫的广西象州青年,和他一同走下来的,还有两名战友,这看似普通的三人,却完成了一次惊险的空中逃脱,他们的到来也预示着一场政治风暴的来临。
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1949年,彼时,内战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年轻的韦大卫在广东街头寻找着改变命运的机会,偶然间,一则骑兵学校的招生启事吸引了他的目光:优异者有机会赴美深造。
这对于渴望更好未来的韦大卫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然而,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当他登上开往“彼岸”的轮船,汽笛声响起,驶向的并非他梦寐以求的美国,而是海峡对岸的台湾,这场“美国梦”,成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身处异乡的韦大卫内心充满失落,但他从未放弃回归大陆的希望,逃离台湾,成了他日思夜想的事情,一个月后,他抓住机会逃离了军营,藏身于茂密的甘蔗林中,过起了“野人”般的生活,为了掩人耳目,他白天潜伏,夜间摸索前行,默默筹划着下一步行动。
躲藏的生活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几个月后,韦大卫决定再次冒险——报考海军士官学校,伺机驾舰艇返回大陆,然而,“美虹号”舰长起义失败并被处决的消息,给韦大卫敲响了警钟,也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回归之路,经过一番权衡,韦大卫将目光投向了天空,他决定成为一名飞行员,用自己的方式飞回大陆。
1953年,对韦大卫而言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他秘密联络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计划驾驶12架飞机集体起义,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一位名叫陶开府的飞行员提前独自驾机起义,打乱了整个计划。
与陶开府关系密切的飞行员,包括韦大卫在内,都受到牵连,被送往东冈接受审查,起义计划胎死腹中,韦大卫等人面临着被送往火烧岛终身监禁的命运,戏剧性的是,由于其中一人是空军高官周至柔的外甥,众人因此得以幸免,最终被要求“戴罪立功”,不久后,不甘屈服的韦大卫再次逃脱,在台北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转眼到了1955年,韦大卫设法进入台北飞行社工作,这为他日后驾机起义创造了条件,在飞行社的日子里,他抓住一切机会驾驶飞机,熟悉台湾的地形、建筑和军事部署,暗中为起义做准备。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台北飞行社松山机场的机库里停放着一架印有“赛斯纳”字样的轻型飞机——这是蒋纬国的专机,深知普通飞机无法飞越海峡的韦大卫,立刻意识到这架“赛斯纳”就是他梦寐以求的“自由之翼”。
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韦大卫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每天用望远镜观察“赛斯纳”的每一个细节,从驾驶舱仪表盘到操纵杆,从副翼到升降舵,都烂熟于心,他还悄悄配制了飞机钥匙,并找到了两位愿意和他一同冒险的战友,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时机成熟。
1956年1月6日,韦大卫告诉看守飞机的士兵,第二天要驾驶“赛斯纳”去莲花港执行任务,需要提前试飞,士兵信以为真,没有丝毫怀疑,第二天凌晨三点,韦大卫和两名战友悄悄来到机场,在毫不知情的士兵的帮助下,将“赛斯纳”开出了机库,随着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韦大卫的“自由之旅”正式开始。
飞机升空后不久,机场警报声大作,无线电里传来愤怒的质问,韦大卫,我命令你立刻停下,韦大卫没有丝毫犹豫,驾驶飞机在台北上空盘旋两圈,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宣言:“告诉蒋介石,老子走了!”
这句“狠话”,迅速传遍台湾高层,引发了轩然大波,几分钟后,四架F-86战斗机紧急升空,对韦大卫的“赛斯纳”展开追捕,一场惊心动魄的空中追逐战就此展开,凭借高超的飞行技术和对地形的熟悉,韦大卫巧妙地利用山谷和地形进行躲避,最终摆脱了追击,飞越海峡,安全降落在福建南安。
韦大卫的起义,在新中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彭德怀、叶剑英等都亲自接见了他,表彰他的爱国义举,此后,韦大卫被任命为国航培训中心副主任,开始了新的人生。
晚年的韦大卫生活幸福,然而心中却始终留有一个遗憾,尽管他“劫持”了蒋纬国的专机,但蒋纬国似乎并未记恨他,反而多次邀请他赴台访问,可惜的是,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这始终未能成行,这段特殊的“友谊”和未能实现的台湾之行,成了韦大卫人生中的一抹淡淡的遗憾。
韦大卫的故事,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真实经历,他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赞歌,他的冒险精神和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值得后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