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孙立人将军留学美国时拍摄的照片,时间是1924年。此时的孙立人西装革履,一看便知:他在美国的生活堪称如鱼得水。孙立人的生活一直非常滋润,也因此,杜聿明晚年说他“不是民族英雄,是个卖主求荣的小人”时,赞同者大把。 孙立人到底是英雄还是小人?从蒋介石的角度看过去,他和杜聿明看法一致。为此,1955年,他还以“孙立人案”为由,将孙立人撤职软禁了近33年。直到死前两年,即孙立人88岁时,他才获得言论和行动自由。虽然他后来被平反,但终也无法否认:在国民党,尤其蒋介石眼中,他是小人无疑。 蒋介石和杜聿明认为孙立人“卖主求荣”的主要原因是:他在率远征军出征缅甸期间,在撤退的大方向上,曾擅作主张。原来,1942年撤退时,身为蒋介石嫡系杜聿明觉得:撤退时,应该翻越缅北的野人山直接回国。虽然这一路线艰阻重重,但方向是中国土地,可把大部队带回,听候正需要兵马的蒋介石的差遣。 可孙立人却最终坚持西撤,西撤的方向是走林中小路撤退到印度。 也从此时起,杜聿明和蒋介石都认为:孙立人在缅甸战场擅作主张,违抗命令,是为了卖主求荣。这的确能解释得通,因为当时的孙立人长期与英美军保持联系和合作,1943年,孙立人还被英王乔治六世授予不列颠帝国勋章、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的丰功勋章。 他不坚持蒋介石的主张,在蒋、杜看来,极有可能是因为勾结了同在缅甸战场的英美势力。 而认为孙立人是民族英雄的人则认为:他率军入缅甸对抗日军,杀敌无数,并在战斗中活埋了1200多日本战俘,是扬了中国国威,如此将军,当是民族英雄无疑。 孙立人最终于1990年11月19日病逝于台北向上路寓所,享年90岁,死前,他一直心心念念想回大陆看看。弥留之际,他留下的遗言内容是:“不葬大陆,棺不入土。”他对后人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望能归葬广州马头岗,新一军印缅抗日战亡将士公墓,与自己当年的将士们一起同眠。我对得起我的国家,我对得起我的国家.……” 关于孙立人,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留言评论。
1943年2月,国民党师长洪行收到日本大佐战书:“三日后,各出150人,只用冷兵
【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