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旅教导队和东北局打篮球,七旅犯规不服判决,打球成打人。高岗去劝架也挨了揍。高岗说:我是你们副政委。兵们说:就打你这个鸟副政委! 1946年的东北,解放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一个平常的午后,七旅教导队与东北局的一场普通篮球赛,却意外地演变成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军营趣事。 这天,七旅教导队的战士们与东北局的同志们在军营的篮球场上展开对抗。比赛进行得十分激烈,双方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然而,随着比赛的深入,场上的氛围逐渐变得紧张起来。一次争议性的判罚,引发了七旅教导队战士们的不满。本应是切磋球技的友谊赛,却因为这个判罚演变成了一场混战。 当时恰好在附近的东北局副书记、民主联军副政委高岗闻讯赶来调解。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他试图平息双方的冲突。然而,正在气头上的七旅战士们已经顾不上对方的身份,竟然连高岗同志也未能幸免。当高岗表明身份时,战士们更是毫不客气地回应道,连副政委也照打不误。 事后,七旅旅长彭明治得知此事,立即采取行动。 彭明治的一生,是一段在战火中书写的革命史。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贡献,充分展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毅、智慧和奉献精神。从投身革命初期的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彭明治的足迹贯穿了中国现代史上许多关键时刻。 彭明治于1905年出生在湖南常宁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少时,他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1924年赴广东求学并进入黄埔军校。这段时期,黄埔军校以培养革命军人著称,彭明治在这里奠定了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随后,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轰动全国的北伐战争。在北伐期间,他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参与了包括贺胜桥和武昌在内的重要战役,为革命事业立下了初步功勋。 1927年的南昌起义成为彭明治革命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在起义中担任重要职务,并随部队南下广东。然而,在三河坝战斗中负伤后,他与部队失去联系。这一段孤立无援的时期并未动摇他的革命信念。1930年,他再次投身中国工农红军,并重新加入共产党,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在土地革命时期,他逐步成长为红军的骨干,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第26团团长、第1师参谋长等,参与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并跟随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长征结束后,彭明治进入红军大学学习,为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的斗争积蓄能量。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八路军115师685团团长,带领部队参加平型关战斗。这场战斗是中国抗战史上一次重要胜利,极大振奋了全国抗战的信心。1938年,他受命率部南下华中,开辟苏鲁边抗日根据地,为新四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担任苏鲁豫支队司令员和新四军第三师旅长期间,他组织了多次成功的反“扫荡”战斗,包括曹甸和黄疃庙等地的战斗,为巩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彭明治带领部队进军东北,参与了解放东北的艰苦斗争。在秀水河子战斗和四平保卫战中,他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为东北民主联军的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解放战争中,他历任第四野战军13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了平津战役等关键战役。尤其是在广西解放后,他兼任南宁警备司令员,为新解放区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彭明治的一生不仅仅是战斗和胜利的代名词,也展现了他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在革命的各个阶段,他都表现出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的成长轨迹折射出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北伐的胜利到抗日的艰苦斗争,再到解放战争的全线胜利,每一步都书写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一个深知革命使命的领导者。他在艰难时刻以身作则,不断激励部下。他的经历和贡献不仅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彭明治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奋斗的伟大篇章中。 彭明治将参与打人的几名战士绑了起来,派人护送去向高岗请罪。这个处理方式既显示了军队的纪律性,也体现了对上级的尊重。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高岗同志的反应却出人意料。面对前来请罪的战士们,他不仅没有追究责任,反而哈哈大笑,说道:"能把我都打,这仗肯定打得好",并要求立即放人。
刘伯承:是光杆司令;-贺龙:是原始股东;-朱德:带500警察;-贺龙和朱德,谁是
【8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