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9岁海军战士为救群众牺牲,父母伤心欲绝,没想到20年后其母亲病逝,

岔气查理 2025-02-11 00:15:45

1997年,19岁海军战士为救群众牺牲,父母伤心欲绝,没想到20年后其母亲病逝,一中年男子竟在殡仪馆门口下跪,一步步跪到她的灵堂前,伏身痛哭道:妈妈,我来迟了!   在葫芦岛海军部队,来自四川的廖良开与来自吉林的刘继强相遇了,两名年轻的士兵虽然地域和背景迥异,却因共同的使命和环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故事,是军旅生活中常见的战友情深,因他们的独特经历,使得友情显得尤为珍贵。   廖良开和刘继强的友谊始于他们入伍的那一天,他们在军队找到了归属感。刘继强是热情的东北青年,以他天生的豪爽性格,主动与文书工作的廖良开攀谈。初来乍到的陌生感很快被刘继强的热情所融化,廖良开也渐渐被他的真诚所吸引。   在军营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二人的友谊迅速加深。他们一同经历了严苛的训练,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训练场上的艰苦,战斗模拟的紧张,以及闲暇时分的欢笑声,都在不知不觉中织就了他们之间坚不可摧的情谊。   军旅生活的极致体验,使得他们的友情带有一种独特的纯粹与坚定。不同于平民世界的友情,他们的关系在共同的责任和潜在的生死之间,得到了磨砺和升华。廖良开和刘继强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了力量,无论是在高强度训练还是日常的士兵生活中,都能相互鼓励,共同前行。   1997年9月的一天,大连的海域上空电闪雷鸣、狂风呼啸,巨浪滔天,凶险异常。险恶的天气里,一群群众不慎落入汹涌的大海,陷入了性命攸关的危难之中。   就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年仅19岁的海军士兵刘继强挺身而出,危急关头,刘继强没有丝毫犹豫,纵身一跃,跳入了滚滚的巨浪当中。   刘继强像一叶小舟,不停穿梭于滚滚洪流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舍己救人的努力下,落水群众一个接一个被成功救起。而等最后一个人被推上岸时,已是精疲力竭的刘继强,却再也无法游回到岸上。在一个巨浪打来的瞬间,他永远地沉入了大海的怀抱。

刘继强的英雄事迹,震撼和感动了无数国人。人们为有这样一位舍己为人的青年而感到由衷的敬佩,大家纷纷称颂他是"好样的!"、是"当代雷锋"。他的壮举,成为了新时代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然而,对刘继强的父母来说,儿子的牺牲却是一个晴天霹雳,是撕心裂肺的悲痛。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捧在手心里疼爱的独子,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刘继强是家中的独苗,父母都已年过半百,儿子却英年早逝。在儿子的追悼会上,两位老人悲痛欲绝、昏厥不止,令人不忍卒睹。   在刘继强的追悼会上,廖良开被他的英雄事迹深深震撼,他暗下决心,要替牺牲的战友尽孝,把刘继强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来照顾。廖良开与刘继强父母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启了长达20多年的情感联结。   起初,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刘继强父母,并不能接纳这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廖良开并没有气馁,他明白,要走进老人的心里,需要真诚和时间的积淀。于是,他耐心等待,坚持以书信和电话联系老人,诉说他对战友的敬佩、对老人的牵挂。   1998年,廖良开鼓足勇气,在刘继强母亲生日那天给她打电话,第一次喊出了"妈妈"。一声"妈"融化了老人心中的坚冰,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而第二年,廖良开从部队赶到吉林,又冒着寒冬来到了刘家,像真正的儿子一样帮老人干农活、陪老人聊天。自此以后,廖良开就成了刘继强父母口中"儿子",也以儿子的身份尽心尽力照料老人。   2018年,一个令人悲恸的消息传来:刘继强的母亲因病去世了。噩耗传到廖良开耳中,他悲痛欲绝。来不及多做思索,他放下所有工作,连夜从成都赶到吉林。风尘仆仆地赶到殡仪馆时,他泪流满面、双膝触地。就这样一步一步、跪着前行,廖良开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才走完了通往灵堂的路。在刘继强母亲的遗像前,他伏地痛哭,哽咽地说:"妈妈,我来晚了。"   "母亲"虽然走了,但"父亲"尚在。廖良开将刘继强的父亲接到自己的家中,以便更好地照料老人的晚年生活。尽管自己并不富裕,但他却从未在物质上亏欠老人。廖良开说,老人经历的苦难已经太多,无论自己再困难,也要让"父亲"安享晚年。

0 阅读:3
岔气查理

岔气查理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