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年仅11岁的杨启俊在浙江的一个偏远村庄里,偷偷潜入日军的据点,寻找埋

小博大史呀 2025-02-11 17:14:31

1942年,年仅11岁的杨启俊在浙江的一个偏远村庄里,偷偷潜入日军的据点,寻找埋藏在石头中的情报。当他打算离开时,突然听到背后传来日军的对话声,差点被吓得失去冷静。这一幕,仿佛是许多谍战影视剧中的经典情节,但它却是真实发生的。 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除了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士兵们,还有很多地下工作者也在为国家的胜利默默奉献,甚至用生命去抵抗敌人。他们的工作虽然不显眼,但却至关重要。 杨启俊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地下工作者。如今已经91岁的他,每每回忆起过去的日子,仍然激动不已。出生在浙江的偏远农村,杨启俊自幼失去母亲,由父亲一人抚养长大。正是因为父亲的革命情怀,杨启俊从小便与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一次新四军物资被日军围追堵截时,杨启俊与父亲恰巧在山里采野菜,遇到了正在撤退的新四军队伍。得知情况后,杨启俊的父亲立刻提出了一个安全藏粮的地方——一个隐蔽的山洞。几位新四军战士感激不已,立即将粮食等物资转移到这个山洞中,而杨启俊也不顾年幼,积极帮忙搬运物资。看到小小年纪的杨启俊如此勇敢,战士们纷纷夸赞他是党的好儿女。 然而,正当物资被安置妥当时,为了不放过一丝线索,日军出动了轰炸机,猛烈轰炸了周边地区。杨启俊的家乡也未能幸免,炮弹在村庄附近炸响,村民们四散逃避。为了保护乡亲们,杨启俊的父亲奋不顾身地冲向了危险的地方。 这只是杨启俊为革命做出的众多贡献中的一个。在那个年代,像他这样年纪尚轻,却不惧艰险的地下工作者,还有许多。他们的奉献虽不为人知,但却为抗日胜利提供了无数重要的支持。杨启俊与父亲的故事,见证了那个时代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也提醒我们,不仅仅是前线的战士,更多默默无闻的民众同样在为胜利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0 阅读:10
小博大史呀

小博大史呀

小博大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