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在明朝地位有多高?难怪朱祁镇要杀他,一点也不错!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于谦是一位无法忽视的重要人物,被誉为“扶大厦之将倾”的肱股之臣,其一生功绩显赫,却遗憾未得善终,最终被复辟的明英宗朱祁镇处死。 于谦的仕途始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他高中进士,历经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三朝,至明英宗朱祁镇时,已是三朝元老。真正的历史舞台为他展开,是在土木堡之变这一国家危亡之际。 1449年,土木堡之变震惊朝野,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朝内人心惶惶,部分大臣主张南迁避难。关键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持固守京师,并亲自布防,率领二十万大军成功抵御瓦剌入侵,保卫了大明江山,也因此晋升为兵部尚书,成为国家英雄。 此后,于谦的权力与声望达到了顶峰。他不仅全权指挥军事,还推动了郕王朱祁钰登基,即后来的明代宗,以稳定局势。 在于谦的推动下,明代宗剥夺了锦衣卫审理大臣的权力,转交御史,这一改革触动了锦衣卫的利益,引发强烈反弹,但于谦凭借铁腕手段,成功掌握了锦衣卫的控制权,成为除皇帝外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他的决策,包括英宗回归及废太子等事宜,均对朝政产生深远影响,其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越皇帝本人。 景泰八年(1457年),明代宗病重,于谦昔日的政敌趁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被软禁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朱祁镇复位后,首要之举便是处死于谦,这一决定看似突兀,实则有其深刻背景。 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扶持明代宗登基,虽属形势所迫,但此举无疑挑战了皇权的神圣性,为日后埋下了祸根。加之废太子事件,更加剧了朱祁镇及其支持者对于谦的不满与猜忌。 而且于谦在朝中的威望与权力过大,对刚复位的朱祁镇构成了直接威胁,清除于谦成为巩固皇权、树立权威的必要之举。 另外,于谦在任期间得罪了不少大臣,这些人趁势诬陷于谦谋反,而朱祁镇为了稳固统治,顺应“大势”,最终选择牺牲于谦,将其定为谋反之罪,于崇文门外处斩。 于谦有错吗?他没有错,他做的一切都是形势所逼,为的都是让大明王朝得以存续。
于谦在明朝地位有多高?难怪朱祁镇要杀他,一点也不错!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于谦是
趣史談过去
2025-02-12 12:22:33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