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成为千古绝响的女皇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长安城

趣史談过去 2025-02-12 14:22:49

武则天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成为千古绝响的女皇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长安城内暗潮汹涌。八十一岁的武则天,这正面临张柬之等人率兵包围寝宫的生死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她平静接受了“退位”建议,将皇位归还给了儿子李显。 武则天并非历史上唯一女性执掌朝政者,前有汉朝吕后、后有清朝慈禧,她们都曾以太后或皇后身份“垂帘听政”。然但敢于公开称帝者,唯有武则天。她不仅成功称帝,还能安享晚年,这在历史上几乎是个“奇迹”。 武则天的成功,堪称“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体现。武则天六十七岁称帝,许多人认为她活不久,但她却活到八十一岁,稳坐皇位十五年,远超晚清慈禧的七十三岁。 武则天以“保护儿子”为由揽大权,实则完成了权力积累。当儿子们长大成人时,已习惯于听命于母亲。另外,武则天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些子女如同她手中的政治筹码。 相比之下,吕后一子一女,刘太后只有一个养子,慈禧更是只有同治一个儿子,政治筹码远不及武则天。 武则天最聪明之处在于深谙“身份转换”之道。还政于李氏时,她立刻成为李唐皇室的母系祖先,这个身份在重视孝道的封建社会里,如同“免死金牌”。 一位历史学者评价道:“武则天把皇位还给李家,其实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更安全的位置。” 在武则天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过第二位女皇帝。北宋时期,刘太后想穿帝王衮服祭祀,大臣们强烈反对,最终妥协方案是将衮服图案减少两个,不配剑。 这个看似荒唐的妥协,反映了女性掌权的现实困境——可以有实权,但不能有名分。 后来的女性掌权者都学乖了,宁可以“太后”身份实际掌权,也不去碰“称帝”这个危险的名分。 武则天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反而成了后世的警示。她在位期间大量诛杀李氏宗室的做法,让后世统治者对女性掌权产生了深深的戒备。 清代学者评价武则天:“自古以来,未有女主臣下,能善其终者。”这句话虽带偏见,却道出现实: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要想真正掌权,需要太多“不可复制”的条件。 武则天之后,再无女性成功称帝,并非她们不想,而是她们不能。

0 阅读:16
趣史談过去

趣史談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