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4年,万历皇帝下令抄家,经过十多天的封锁,锦衣卫才打开了张府的大门。此时,张居正家中17名亲属早已饿死,长子因无法忍受耻辱而自缢,妻子因求死不得而刺瞎了双眼,甚至连八旬的老母也遭受了羞辱和搜身。张居正,这位曾经权倾天下的首辅,怎会在短短几年间沦为如此悲惨的结局?
张居正的母亲赵太夫人,已年过八旬,仍清晰记得十几年前她进京时,各地官员如何夹道相迎,如何奉上顶级的食物与衣物。为了让她渡河顺利,当地官员甚至将船只首尾相连,铺上黄土和柳枝,修成“路”来,确保她避免船只的颠簸。这一切奢华的待遇,源于她的儿子张居正。然而,这份荣耀的背后,赵太夫人同样也遭受了屈辱,这一切的根源都与她的儿子——张居正的命运密切相关。
张居正的命运变化剧烈,令人震惊。1572年,年仅10岁的朱翊钧即位成为万历皇帝,张居正接替了原内阁首辅高拱的位置,成为了新任的首辅,并开始担任万历的老师。李太后与张居正共同致力于将万历培养成一代英明之君,对万历的教育异常严苛,甚至近乎苛刻。
一次,万历在读《论语》时将“色勃如也”误念为“色悖如也”,结果遭到了张居正的严厉斥责,这令年轻的皇帝既恐惧又不满。除此之外,万历的日常生活也被严格监控,稍有不慎,太监冯保便会将其行为上报,万历不可避免地遭到责罚。
有一天,万历因醉酒闹事,打伤了冯保义子,还在冯保家门口大声咒骂。此事迅速传到李太后耳中,李太后盛怒之下召集内阁威胁要废除万历。万历急忙认错并写下“罪己诏”以平息事端。然而,尽管他是皇帝,张居正的权势早已远超他,使得年轻的皇帝即便心生愤怒也无法发作,只能忍气吞声。
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深远的改革。首先,他推出了考成法,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其次,他推行了“一条鞭法”,进行赋税改革,极大改善了明朝的财政状况。这些改革使得张居正成为明朝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治国理念帮助国家稳步走向复兴。然而,随着权力的集中和改革的深入,张居正的身影逐渐从万历的视野中消失,最终走向了自己无法回避的悲剧结局。
张居正的失败与万历皇帝的心理转变密切相关。尽管他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个人权力的过度扩张,以及与年轻皇帝日益深重的矛盾,最终让这位曾经的权臣走向了被清算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