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萧明华,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特务的酷刑下决定招供。在她忍无可忍之际

百年战争录 2025-02-12 15:43:51

1950年,萧明华,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特务的酷刑下决定招供。在她忍无可忍之际,她冷静地反问特务:“我招,我全都招!”然而,萧明华并非真心认罪,而是在心中暗自打算将这场审讯变成一场反击。

萧明华的故事始于她的大学生涯。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萧明华的生活因朱芳春的出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朱芳春是一位新近加入她所在大学的教师,而他恰巧成为了萧明华的导师。受朱芳春影响,萧明华渐渐投身于革命事业,并最终在朱芳春的引导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学毕业后,萧明华获得了来自台湾大学的任职邀请。对于是否接受这份工作,她一时陷入了犹豫。于是,她找到了朱芳春寻求建议。朱芳春看过邀请函后,眉头紧锁,认为台湾的局势远不如大陆安全,若萧明华孤身前往台湾,面临的困境将非常严峻。

尽管朱芳春深知前方充满危险,萧明华的决定却并未改变:“我想去。”朱芳春对她的回答早有预料,最终叮嘱她多加小心。翌日,萧明华收拾行李,前往港口,朱芳春默默送她一程。萧明华顺利乘船前往台湾,开始了她的新生活。

为了避免暴露身份,萧明华每次外出都格外小心。一次,差点被尾随者跟踪到住处,险些暴露身份。幸好,她机智地甩掉了尾巴,化解了这次危机。

萧明华到达台湾的第二年,朱芳春也来到了岛屿。不过,朱芳春已不再使用原名,而是改名为“于非”。他在台湾找了一份报社工作,既是为了在当地立足,也是为了通过这一职位为大陆的同志传递情报。

有一天,萧明华在公园偶遇了朱芳春。两人相视而过,眼神中传递着紧急信号,“有人跟踪。”这次相遇令萧明华十分惊讶,她万万没想到朱芳春竟然也在台湾。她一直以为朱芳春仍在大陆。

之后,作为萧明华的联络人,朱芳春告诉她真实情况:他并不放心让萧明华独自在台湾工作,因此决定前来与她共同工作,并继续为革命事业提供支持。朱芳春还向组织提出了前往台湾的请求,确保萧明华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继续工作。

萧明华和朱芳春的关系不仅是师生,更是战友。两人在台湾的秘密联络,成为了革命斗争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0 阅读:9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