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4岁的潘濂独自漂流在大西洋上。当时,他曾向路过的货船求救,但船员看

趣叭叭 2025-02-12 16:13:04

1942年,24岁的潘濂独自漂流在大西洋上。当时,他曾向路过的货船求救,但船员看到他的面容后竟然掉头离去,不愿施救。随后,他又看到一艘德国潜艇,但因担心暴露自己的位置,他没有敢呼喊求救。

潘濂,1981年出生于海南,父亲是走街串巷卖艺的武师。受父亲影响,潘濂从小就开始学习武艺,强化体能。1936年,他开始独自闯荡,成为一名轮船学徒,深入学习航海知识。潘濂对于航海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充满冒险精神。在轮船工作中,他不仅表现出色,还凭借努力和责任感,迅速从学徒晋升为正式员工。尽管已经成为正式职员,他依旧保持着谦虚和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我。

经过三年的努力,潘濂与英国船只“贝洛蒙”签约,成为货物运输的员工。虽然在当时“贝洛蒙”的工资待遇并不高,但他依然选择了这条航海道路,继续积累经验。1939年,潘濂调离了“塔挞号”,但随后的工作更具挑战性,尤其是在二战期间,海上航行的风险大大增加。

在二战期间,海上的霸主是德国,而非美国或英国。潘濂所参与的运输任务,承担着军用物资的运输,这使得他的工作更加危险。1942年11月23日,潘濂所在的“贝洛蒙”号在经过亚马逊河口时,遭遇了德国潜艇的鱼雷攻击。船体严重受损,开始逐渐下沉。指挥官下令发放救生衣,并指引船员撤离到救生艇。然而,由于救生艇无法与德国军舰抗衡,德国军队很快对他们发射导弹,救生艇被摧毁,船员们纷纷被掀入海中。

在大多数船员丧生后,潘濂奇迹般地幸存下来,他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被海浪推到船只残骸上。船上仍残存一些淡水和食物,足以支撑他一段时间。他决定利用这些资源等待救援,或是等待经过的其他船只。然而,潘濂深知,他的命运并未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接下来的生死只能靠运气和毅力。

潘濂的故事是一次关于求生与勇气的极限考验。在面对绝境时,他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冷静与决心,成为那个时代无数海上冒险者的缩影。

0 阅读:159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