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经方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是现在治咳喘的常用有效方剂。虽然仲景制定此方已经一千

岭南脾胃 2025-02-12 22:31:50

讲讲经方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是现在治咳喘的常用有效方剂。虽然仲景制定此方已经一千多年了,历经无数朝代,虽然到了现在的光电高科技时代,但是依然有它独特的效果。 很多咳嗽,喘的患者,久治不愈,甚至白肺患者,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反复发烧咳嗽喘,用了它都有佳效。它的作用,超过抗生素,激素,因为它没有副作用,覆杯即效,继服可安,治愈不反弹。 为什么小青龙有这么突出的效果,是不是里面有神奇的药物呢?其实不然,里面的八种药材都是仲景常用的药物,麻黄,半夏,桂枝,芍药,干姜,细辛,五味子,炙甘草,看来都是寻常的药物,但是这八种药材配合在一起竟然产生了奇效。 小青龙里面麻黄、桂枝,此为解表而设,也是为了宣肺,鈡不扣不鸣,肺受风寒,则咳,肺气不宣,风寒不散,则咳不能已,《伤寒论》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仲景是从外有表寒,内有痰饮着眼,但是我们不能被条文印定眼目,现在很多教材都说小青龙是治外有风寒,内有痰饮的方子,但是我们临床可以发现,很多咳嗽患者表邪已经没有,恶寒发烧都没有了,但还是咳嗽不止,干咳无痰,那是不是小青龙不能用呢,或者去掉麻黄桂枝再用呢,我根据实践告诉大家,没有表证一样可以用小青龙,并且,麻黄桂枝不要去掉,没有麻黄桂枝则肺气不能宣通,因为这病是从风寒外袭而来,仍然需要麻黄桂枝来宣肺,发散寒气。 很多人还有疑问,既然麻黄桂枝发散风寒,为什么还要加五味子,历史上很多医家都不明白,为什么张仲景这样做,既然有表证,再加五味子,那不是酸敛太早,妨碍表邪宣透吗? 这个问题,其实不经过临床是不知道内里的奇妙的。凡是风寒咳嗽,内里有痰饮的患者,开始发病咳嗽的时候,都是干咳,干咳频频,无痰排出,或者是少许白痰,然而用小青龙以后,可以很快的排出痰涎来,痰涎易吐,咳嗽也逐渐好转。这药里面的五味子也是很关键的药物,五味子虽然是酸敛,但是仲景不是用来敛外邪,而是收敛肺里面的饮邪,肺里面的痰饮如同稀液,不能聚集成痰,用了五味子配合干姜细辛以后,干姜细辛温化痰饮,饮邪一部分化成水液,借脾疏调,循环体外,一部分饮邪,借干姜细辛的辛温,五味子的酸敛,聚集而成浓痰,易于排出,如果没有五味子,这痰饮不易聚集,那只是饮,用了五味子就可以聚饮成痰。历史上很多医家畏惧外感使用五味子,都是教导初学者,外感初期万万不可用五味子,酸涩敛邪,邪难外透,此皆不解医理,不知病机之故。 小青龙里面的干姜细辛五味子是最佳组合,是组方的核心,从《金匮要略》里面苓甘五味姜辛汤等几个处方可以看出,无论怎么变化,干姜细辛五味子都没有改变,这就是仲景的最佳药物组合,如同桂枝芍药,附子干姜,茯苓白术,生姜半夏,黄连黄芩大黄一样,仲景的这种组合可以使药物发出最大效果。 小青龙里面还有一对药没有言及,芍药和甘草,在此汤中,芍药必须用白芍才好,白芍柔肝,活血,利湿,在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配合甘草以后,就是可以疏解痉挛,咳嗽的已经很厉害了,很多咳嗽的患者引起膈肌痉挛,腹痛,芍药甘草汤疏解痉挛性疼痛是特效的搭配,可以用在很多证上面,不单单是腿疼筋疼,便秘、腹痛,都可以用,用在咳嗽上面,也是仲景的奇思妙想,另外,白芍也可以防止干姜细辛过于燥热,仲景配方的时候就像一位有经验的画师,多一笔不行,少一笔也不行,构思布局,总有独到之处,炙甘草在这里不单是为了配合白芍,也是为了配合诸药,让麻黄桂枝不过于疏泄,缓其性猛,让干姜细辛不过于燥热,让燥性和缓,合五味子酸甘化阴,缓解痉挛咳嗽,口感易于下咽。另外甘草也有类似激素作用,可以快速的缓急止咳的作用,并且没有激素的副作用。 为了使小青龙汤增强效果,也可以加入白前、款冬花,杏仁,有人说,加入杏仁就有麻黄汤的成分了,喝了容易出汗,此说非也,里面还有白芍、五味子牵制,一般不会出汗,即使出汗,也是有表证,自然会有汗出,无表证就不会出汗。如果服用后出汗了,说明表证解了,效果更好。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岭南脾胃

岭南脾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