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杜月笙替林桂生打牌赢了2400大洋,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为了试探杜月笙,

历史有小狼 2025-02-13 19:37:21

有一次,杜月笙替林桂生打牌赢了2400大洋,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为了试探杜月笙,林桂生把其中2000大洋赏给了杜月笙,并想看看他是怎么花这笔钱的。得知杜月笙的做法后,黄金荣感叹:我死之后上海滩恐怕就是杜月笙的天下了。 在1920年代的上海滩,十六铺码头附近总能看到一个年轻人推着水果车,在街头巷尾穿梭。这个人就是后来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他从浦东农村来到上海谋生,起初只能靠着卖水果为生。 在十六铺附近,杜月笙练就了一手削水果的绝活,特别是他削梨的技艺堪称一绝。他总是把水果切成小块出售,这样不仅方便食用,还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那时的上海滩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其中黄金荣在虹口一带称王称霸。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熟人介绍,杜月笙来到了黄金荣位于钧培里一号的府邸当差。 在黄金荣府上,杜月笙负责打理日常琐事,但他展现出的能力远超一般的下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打扫院子,将各处都收拾得一尘不染。 黄金荣的妻子林桂生是个极有心计的女人,在府上说一不二。她发现这个年轻人做事麻利,态度恭敬,便开始留意他的表现。 林桂生逐渐发现杜月笙与其他帮众不同。他不仅勤快,还很会察言观色,做事也格外稳妥。 在那个年代,赌博在上海滩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方式。达官显贵们经常聚在一起打牌,既是消遣,也是交际。 一天晚上,林桂生的牌友们聚会,却缺了一个人。林桂生便叫来了杜月笙代打。 那天的牌局一直持续到深夜,赌资越压越大。杜月笙沉着冷静,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终,他替林桂生赢得了2400大洋。 赢钱之后,杜月笙的表现更是让林桂生刮目相看。他既没有得意忘形,也没有谄媚讨好,仍然保持着往日的恭敬有礼。 林桂生把这笔钱给杜月笙时,特意叮嘱他好好使用。 拿到钱的第一时间,杜月笙就去找到了当年在十六铺卖水果时欠下的债主。 还清债务后,杜月笙立刻邀请了当年在十六铺帮助过他的街坊邻里,在一家茶楼设宴。这顿饭不仅表达了感谢,也让他在基层打下了人脉基础。 宴席上,杜月笙对待每一位客人都格外热情,但从不谈论自己在黄金荣府上的地位。这种谦逊的态度为他赢得了更多人的好感。 剩下的钱,杜月笙分成了三份。一份用来置办体面的行头,一份存着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一份用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街坊。 林桂生的试探得到了意外的答案。一个出身底层的年轻人,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居然能如此理性地支配。 在当时的上海滩,能有这种眼界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拿到钱后不是挥霍享乐,就是藏起来生息。 这笔钱的使用方式,为杜月笙在黑白两道都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他的义气和诚信很快传遍了上海滩的大街小巷。 不少人开始议论,这个杜月笙不简单,不仅会来事,还懂得经营人情。在上海滩这个大染缸里,这样的人往往能走得更远。 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与杜月笙交好。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地方势力,都愿意给他几分面子。 这种广泛的人脉基础,为杜月笙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一个卖水果的小贩,到后来呼风唤雨的上海滩大亨,这笔钱的使用方式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在得知杜月笙对这笔钱的处理方式后,黄金荣对这个年轻人的评价完全改变了。他对身边的人说,这个杜月笙不是一般人,上海滩迟早是他的天下。 普通的帮会成员最看重的是钱和势力,但杜月笙却把目光放得更远。他懂得用金钱来经营人脉,用人情来发展事业。 1925年,黄金荣和杜月笙以及张啸林一起成立了三鑫公司。这个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了上海滩最有实力的商业机构之一。 在三鑫公司的运营中,杜月笙展现出了惊人的商业才能。他不仅精通生意经,更懂得如何与各方势力打交道。 随着事业的发展,杜月笙的影响力逐渐超出了帮会的范围。他开始涉足银行、工厂等正当产业,逐步实现了从黑道到商界的转型。 在经商的过程中,杜月笙始终保持着他的处世原则。他经常说,天底下的钱总有花完的时候,但是交情却用不完。 这种独特的经营理念让杜月笙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贫苦百姓,都能从他那里得到帮助。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杜月笙的表现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他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积极参与抗日活动。 在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中,杜月笙担任要职,为前线将士筹集物资。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助许多抗日志士转移到安全地带。 战争时期,他先后辗转香港和重庆,始终没有放弃对抗日事业的支持。这种民族气节,让他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抗战胜利后,杜月笙回到上海,但他的重心已经完全转向了正当商业。他在金融、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投资。 在晚年,杜月笙做了一件让很多人感动的事。他把多年来收集的欠条全部烧掉,并且告诫后人不得追讨。 这个决定充分体现了他"重情义"的处世哲学。那些欠条中,有不少都是数额巨大的债务,但他选择放弃这些财富。

0 阅读:1178

猜你喜欢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