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南孚剧” 一词随着《大奉打更人》的播出而流行,指一些开场平淡,后期才渐入佳境的剧集。这一现象引发思考:究竟是观众耐性退化,还是国产剧开头本身存在问题?
早期,无论是台娱、港娱还是内娱,都有开场即高潮的传统。如古早台剧《爱情魔发师》《流星花园》,以抓马、荒诞的情节一秒抓住观众;港剧《金枝欲孽》开场营造紧张氛围,奠定全剧基调;内娱爆款《小巷人家》《永夜星河》《长安十二时辰》等,通过高效交代背景、人物和矛盾,快速抓住观众眼球。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信息密度成为关键,观众不愿在休闲时刻还等待看点。
然而,国产剧还有另一传统。在港台剧拼效率时,大陆老剧处于更传统、中式的表达阶段。像 87 版《红楼梦》从石头讲起,虽节奏慢,但通过细腻铺陈和伏笔设置,展现深厚内涵,如甄士隐修花折花细节,暗示香菱及全剧悲剧走向;《大宅门》从主角出生讲起,暗示其命运与家族变迁;《漫长的季节》通过伏笔设置,给观众带来惊喜。
如今,部分国产剧应借鉴过往经验,哪怕采用短剧式抓马开场,给观众刺激。例如《九重紫》,虽剧情老套,但能迅速吸引观众。当下一些国产剧不应以 “x 集后封神” 为借口,指责观众没耐心,把无聊当深度,毕竟观众在多年锤炼下对作品成色判断迅速。国产剧不应糟践观众,而应在开场就展现诚意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