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驾驶最先进的飞机向大陆投诚,却被后座飞行员察觉。黄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2-16 13:13:34

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驾驶最先进的飞机向大陆投诚,却被后座飞行员察觉。黄植诚一惊,随即说:“你要是不愿意回大陆,那就跳伞吧!” 1952年黄植诚在台湾出生,可说是在空军氛围中长大,父亲是国民党空军的资深军官,母亲是空军模范,哥哥是空军少校,姐夫也是空军中校,堪称“空军世家”。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黄植诚从小就对飞行充满向往,蓝天白云成为他梦想的象征。 少年时期的黄植诚还怀有古代民族英雄般的理想,认为人生在世应为国家人民做些贡献。 可是现实很快让他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国民党空军号称精锐,待遇优厚,但内部规章制度也极为苛刻。 部队内部,等级森严,人际关系复杂,派系斗争激烈,政治考试形式化,特务监视无处不在,这一切都让黄植诚感到厌恶。 1978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当局”在军事上也受到一定影响,军备供应减少,空军士气有所下降。 为提振士气,台湾空军发起“自愿留营”活动,实为强制飞行员签署留营协议,黄植诚虽不情愿,但也无力改变,心中更添郁闷。 1979年元旦,中国大陆呼吁两岸同胞团结,结束对峙,其中提到“通航、通商、通邮”等内容,黄植诚对此很感兴趣,但台湾方面却找不到相关文件。 “台湾当局”对大陆的和平提议置之不理,反而继续谩骂诋毁,渴望和平的黄植诚对此更加失望。 后来黄植诚去朋友朱晁家做客,朱晁悄悄递给黄植诚一张纸条,轻声道,“回到安全地方再看。” 他把纸条藏于内衣口袋,回家后展开纸条,上面写着《告台湾同胞书》。当晚反复阅读之后,做出了一个改变人生的重大决定:驾机起义,回归中国大陆。 想到即将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摆脱黑暗统治,以实际行动推动祖国统一,成为自己心中的英雄,他就激动不已。 为确保起义成功,他没有带走母亲,其实也是不愿母亲承担风险,一旦起义成功,母子俩可能就要永别了,每念及此,黄植诚就在夜里暗自落泪,湿透枕巾。 1981年8月8日他驾驶F-5战机,带新学员许秋麟执行考核任务,等到飞机飞到上空后,许秋麟发现航线似乎不对。 他告诉教官两人已到大陆领空,可是黄植诚的回答让他更加震惊,“我不回去了,我就是要来这里的!” 原来经过三个多月周密策划,黄植诚终于等到这一天,他计划借考核新飞行员之机,驾驶战机飞向祖国大陆,以实际行动表达爱国之情。 为避免许秋麟提前发觉,起飞不久黄植诚就让他盖上后座舱罩,并切断飞机和地面无线电通信。 不过面对这个新飞行员,他表现得很有态度,他表示如果许秋麟不愿意,他可以送其返回台湾,许秋麟听后语气稍缓,但仍坚持回台,对于年轻的台湾飞行员而言,“叛逃”大陆意味着放弃一切,前途未卜。 黄植理解许秋麟的心情,尊重他选择,最后嘱咐许秋麟保守秘密,随后决定送其返回。 为确保许秋麟安全返回,黄植诚冒险驾驶飞机超低空飞行,转向台湾方向,他小心驾驶,警惕台湾战机拦截。 树枝擦过机身,发出声响,周围寂静,给人感觉危机四伏,黄植诚手指紧扣发射按钮,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若有拦截,他宁死不屈。 幸运的是一路平安,黄植诚把飞机驶至台湾附近海域上空,命令许秋麟跳伞,并又一次叮嘱他一定要保密,不然大家可能都有危险。 许秋麟跳伞后,黄植诚调转机头,全速飞回大陆,安全降落福州机场,飞机停稳,黄植诚如释重负,瘫坐在座椅上,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松了一口气,自己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福州机场官兵得知这架先进F-5战机是黄植诚驾机起义而来,一片欢腾,福州部队随即召开欢迎大会,表彰黄植诚的爱国义举。 黄植诚成为第九十位驾机起义的国民党空军人员,这架F-5战机是第四十二架回归大陆的国民党军机。 黄植诚以惊天一飞,表达了台湾同胞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统一的渴望,他的抉择,也照亮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 信源 中新社 采访黄植诚、李大维的回忆 国际在线 2016-03-14 原台湾空军飞行员黄植诚委员:国家在进步,制度在完善

0 阅读:4
任向前养护说

任向前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