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城最大的遗憾:巍峨的古城墙被拆除,大量古典建筑被摧毁重建,这也是梁思成与郭沫若老死不往来的缘由。 1949年,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北京就已经注定要成为新中国的都城,之所以定都北方,也是为了大局考虑!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任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都城都是在北方,因为南方太富裕了,定都南方很容易产生抛弃贫穷的北方的想法。 这可不是夸张,而是人性的使然,当你身处富裕的地方时,却还要不断拿钱去补贴一个穷的地方,相信很多人都会有割舍掉穷地方的想法。 南宋在占据江南后就失去了北上夺回故土的想法。 一是实力不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宋占据了最富裕的地方,加之政治腐败、军事软弱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贫穷的北方,南宋的那些皇帝和大臣确实没有夺回的想法。 为了避免后世领导人也会产生这样的思想,新中国定都北方是必然的选择! 既然都城选择在了北京,那么对于北京的改造工作就提上了日程。 旧的北京城已经无法再继续承担国家首都的重任,如何整改北京城就成为了广泛讨论的焦点。 当时有两种意见,以梁思成为首的建筑家认为,北京的老城区应当保留下来,因为那是中国历史辉煌的见证,也是北京这座古都辉煌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至于对北京城的改建工作,梁思成认为可以在公主坟以东、月坛以西的地方建立新的行政区域中心城市,然后慢慢往外扩建。 这样不仅可以建设新的北京城,也能让北京的历史古韵得以保留下来。 然而郭沫若却持反对意见,在郭沫若看来,北京的古城墙就是封建时代的产物。 古建筑对经济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反而还会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绊脚石,所以应当拆除老城建新城。 最终国家选择了郭沫若的方案,而梁思成提出的方案则是被搁置,当梁思成得知情况后是又气又怒,却又无可奈何! 特别是当梁思成看到北京巍峨的古城墙被一块一块的拆毁时,那是极度痛心。 梁思成也因为古城墙被拆毁,对郭沫若有很大的意见。 那么国家为何会选择郭沫若的方案而拆毁古城墙和古建筑呢? 难道是政府对国家古建筑不重视吗? 其实新政府选择郭沫若的方案也是实属无奈,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两个字:缺钱!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而当时我国的财政收入只有62亿出头,这些钱要用在各行各业上,能用来修建北京城的资金可谓是少之又少! 如果按照梁思成的方案来,那么势必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进去,可按照郭沫若的方案来投入就要少很多了,毕竟只是在现有的房屋基础上慢慢改建而已。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北京城早已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然而有人却认为北京城还是缺乏古建筑群,毕竟北京不仅仅是都城,还是我国历史上文化底蕴最丰厚的城市之一。 也有人认为,如果当时选择梁思成的城建方案,那么现在的北京城就不会那么的拥堵,也会成为一座历史底蕴更加丰富的城市。 但事实上如今的北京城也不缺历史古建筑,比如故宫就保存了下来,还有天坛、颐和园、圆明园(部分遗址)等古风建筑也都保存了下来。 当然,也不是说北京城就没有遗憾。 那些被摧毁的古城墙和古建筑都是无法挽救的损失,而且失去了巍峨城墙的北京城终究是少了一丝原本该有的灵魂。 很显然,后世的建筑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在2004年的时候,北京城建部门就重新修建了在北京城改造时期被摧毁的永定门,而永定门的恢复也成为了北京老城与新城之间连接的桥梁。 北京城原本应该有着全国最好的古建筑群,只可惜为了北京的建设,那些古建筑都相继被新建筑所替代。 但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中国各地都在加强对古城和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每到节假日的时候,各个地方的古城也从来不缺游客,这说明中国人对于老祖宗曾经留下的古建筑还是非常喜欢的。
“中国准备什么时候把万里长城还给我们?”此话出自一韩国网友在国外平台的问答,甚至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