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銎卷首铜刀 卷首铜刀,也被称为管銎刀和装柄长刀,是商代到西周早期的一种须另外装柄使用的青铜大刀,因为锋反卷,所以被称为“卷首刀”。 管銎卷首铜刀,商末周初青铜器,长23.6厘米,宽6.2厘米,重约550克,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河南博物院展出。 铜刀直背直刃,刀锋向上、向后翻卷,背部有椭圆形銎4个,刀身两侧饰有龙纹,刀首銎上雕有卧虎。卷首铜刀往往与钺一起随葬,推测其应是军队中某种权力的标志,持有者则为军事首领。 这种卷首铜刀是中国刀的早期形态之一,存在时间短,应用不广泛,目前考古发现的装柄长刀仅有数十件。到了汉代,格斗兵器中使用较为普遍的“大刀”,极有可能就是管銎卷首铜刀演化而来。
管銎卷首铜刀 卷首铜刀,也被称为管銎刀和装柄长刀,是商代到西周早期的一种须另外装
豆豆评历史
2025-03-11 22:47:1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