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方鼎,山东最精美晚商铜鼎,长清小屯遗址
坚持走路
2025-04-07 15:05:10
P1-3,举方鼎
P4-5,涡纹豆
P7-8,铜卣
P9-10,京鼎
P11,铜爵
P12,铜卣
P13,铜卣
P14,铜觚
P15,饕餮纹铜觚
P16,铜觯
P17-18,来源于网络
山东博物馆馆藏的长清出土青铜器器形多十分奇特。
[一R] 方鼎(P2-3)直耳、沿略外折、束颈、弧腹深鼓、四柱形足,四角高扉棱,颈饰云雷纹地夔龙纹、腹饰云雷纹地兽面纹、足饰三角蝉纹,中原地区罕见与其形制相近同之器物,但其器形厚重、精致,纹饰、扉棱等整体作风与殷墟二期晚段到三期早段之青铜器(如殷墟妇好墓、殷墟西区M907等)基本相同,故年代也应在此段。
[二R] 铜豆(P4-5)盘腹较深、圈足粗矮,饰凹弦纹兼饰凸起的涡纹纹,与郭家庄东南M1:21形制略为接近,但是后者盘口小,圈足较高。由于铜豆在殷墟极少发现,目前仅出土郭家庄东南M1:21一件,因而其演变规律不明。但是这件铜豆与殷墟二期陶豆(如小屯M18:34)形制存在相近之处,因而判断长清这件铜豆的年代早于郭家庄东南M1:21。
[三R] 铜卣(P12-13)敛口、圆腹、圈足、两侧有贯耳,饰牲首纹带,形制十分奇特,中原地区罕见此器类,但如果仅就其器身而言,与安阳小屯西地出土的铜簋GT231:18形制还较为接近。
以上这些对比材料中,殷墟妇好墓、殷墟西区M907年代为殷墟二期,郭家庄M160、小屯西地GT231:18年代为殷墟四期,而山东省博物馆馆藏的这青铜器除了铜罍为中原地区常见的器形之外,余者方鼎、圆卣、铜豆均形制奇特,十分罕见,目前只能推定其大体年代为殷墟二期晚段到三期之间。
【P1-3,举方鼎】
商
济南长清小屯遗址出土
迄令在山东境内发现的最精美的晚商铜鼎,内壁铸有铭文“举祖辛禹”及徽号。
举族是殷商时期一支强大的宗族,商代晚期发现的举族铜器基本都在河南殷墟和山东长清一带。
举族在商王室中担任重要官职,受到商主重用,武丁时期曾多次参与征伐西部边邑异族的战争。
山东的举族可能是商末对东方诸族进行武力征讨的一支主力军。长清一带应是山东举族聚居之地。
古济水南岸,位于商王朝向东开拓的必经之处。商文化与东夷文化在此碰撞交融,有济南历城大辛庄遗址、济南历下刘家庄和长清小屯等多个贵族居地。
山东省博物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