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鎏金银腰带,无数名人见证的雷峰塔倒塌

坚持走路 2025-04-07 16:23:46
【鎏金银腰带】 五代 2001年杭州雷峰塔地宫出土 这副腰带1套10件,由方形銙8件、圆首矩形鉈尾1件、带扣1件组成、1件方形上附有蹀躞带环,皮革已朽。鉈尾的正中饰如意云纹并鎏金。 唐宋时期男子腰间都束有腰带。腰带不仅用于束腰,更多的是承担装饰、标志身份等功能。腰带的学问主要集中在带腰上。形状通常有方形和半圆形两种,正面雕琢图案,背面焊钉作嵌入皮革之用。由于佩带刀子、香囊等饰物的需要,腰带上常附有小环或穿有小孔。 这副腰带下不再有穿孔,可见这副腰带不再系物,纯粹是装饰物了。 【雷峰塔的倒塌】 塔欲倒未倒之际,遥见塔脚微起黄烟……既而忽如黄雾迷天,殷雷震地,久之烟消雾淡,但见黄土一堆。这是1924年,西湖南面夕照山上的雷峰塔轰然倒塌,有人记录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刻。 雷峰塔的倒塌并非偶然,千余年间,它饱经沧桑。 北宋末年,雷峰塔在战火中被烧毁塔的外围木构建筑,同时被毁的还有钱塘江边的六和塔。南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雷峰塔重修一新,再逢盛世。如今,在上海博物馆馆藏的一张古画《西湖图》(P5)中窥见一斑。 只可惜胜景是短暂的。至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大举进犯,杭州被围,战火中雷峰塔遭受了第二次火劫,仅存塔心。自此,雷峰残塔颓然,秀丽的保俶塔与苍凉的雷峰塔便有了“保俶如美女,雷峰如老衲”之说。 经历了两次火劫,千疮百孔的雷峰塔又顽强挺立了三百余年。由于有人不断抽取塔砖,加上年久失修、日晒雨淋等原因,雷峰塔终呈摇摇欲坠之势。 诗人徐志摩曾在日记中写道:“1918年9月29日,路上我们逛了雷峰塔,我从不曾去过,这塔的形与色与地位,真有说不出的神秘的庄严与美。塔里面四大根砖柱已被拆成倒置圆锥体形,看着危险极了。”这,距雷峰塔倒塌仅隔6年。 在雷峰塔倒塌后,人们在许多塔砖里发现了经卷,原来,民间谣传的“藏金砖”实为“藏经砖”,人们蜂拥而至捡“金砖”,破砖取“金”,也导致塔内大量经文散失。 2001年3月11日,地宫的石盖板在考古挖掘中被掀开了。里面没有传说中的白蛇,而是一个大铁函和铜佛像,舍利铁函置于地宫正中,铁函下叠压有大量的各色铜钱,并夹杂玉钱、玉龟、料珠、玛瑙饰件、铜镜、银臂钏等物,象征供养舍利的“七宝”。铁函之外的地宫空隙处,堆满了鎏金铜佛像、银腰带、玉观音像、玉童子像、贴金木座、漆镯、铜镜、铜钱、丝织品、经卷等文物。地宫内壁贴有小佛像、毗沙门天王像及圆形镂孔银饰件。 浙江省博物馆

0 阅读:0
坚持走路

坚持走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