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大东,原名王华亭,1917出生,河北馆陶县浅口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任肥乡地委委员兼馆陶县委书记,1943年赴延安,1945年作为党代表参加了“七大”。
1945年10月初,鲁大东被陈再道留在部队当了秘书主任,不久又升任冀南军区组织部副部长,二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1948年5月,任二野十军政治部副主任。
1949年6月,鲁大东任二野十军三十师政委,率部参加了豫北反攻、鲁西南战役、跃进大别山,又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解放成都等多次重大战役、战斗,屡立战功。
在部队,鲁大东长期从事政治思想工作,协助军事指挥员作战,尤其是对干部战士加强思想教育。他作风深入,工作细致,各级干部和广大士兵都佩服他,信任他。
在战场上,他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并多次掩护战友,用身体保护同志的安全。在澄海战役中,一次敌人的飞机向我军投下了几枚炸弹,其中一枚在他和他的助手身旁爆炸,鲁大东伸手推倒身边的助手,扑在助手身上。炸弹弹片在他们的身体上面炸飞,而他和战友们却幸免于难。他用机智和勇敢保护了别人,也保护了自己,化惊险为平安。
1949年12月,二野十军攻占了四川泸州、纳溪、合江、自贡,川东、川南大部分地区相继解放。蒋介石令胡宗南撤至川西,准备向西康、云南逃窜,三十师奉命占领乐山、青神、蒲江等地,配合兄弟部队发起成都战役。
十军三十师八十九团和八十八团,先后攻占了成都附近新津县的老君山、狮子山、关家山和宝溪山,不久解放了新津。
12月26日,解放军扫清了成都周边一个个村庄的残敌,俘虏了大批敌军,缴获了大量军械、辎重,还捉到一名蒋军师长。三十师直接俘虏敌人二万多人,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至此,成都及川西平原全部解放,四川全境也相继解放。
1950年1月,鲁大东奉命转到地方工作,先后出任乐山地区军管会主任、中央乐山市委书记。脱下军装的鲁大东,仍然保持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紧张有序地工作,把乐山市治理得井井有条,社会治安秩序迅速恢复,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鲁大东在乐山工作时,认识了女工作人员刘树范。刘树范是随二野进川的,1950年分配搞土改工作,工作中与鲁大东不时接触。
1951年,鲁大东陪志愿军归国报告团到峨嵋山寻找失散的亲人,刘树范陪同前往。刘树范工作细致,发现飞来寺有一位逃婚出来的年轻尼姑,就是杨团长的妹妹。这事给鲁大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52年9月,乐山地委组织部部长董启勋找刘树范谈话,提出想帮助鲁大东解决个人婚姻问题,刘一时没有表态,不久,刘收到鲁大东的一封信,约其面谈,二人开诚布公谈了婚姻大事,由于心有灵犀,相互信任,当下就决定了这门亲事,鲁大东向党委写了报告,获得批准。
1952年10月25日,在庆祝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日举行了简朴的婚礼,鲁大东、刘树范结婚。此后,二人患难与共,风风雨雨度过了半个世纪,经受了各种事件和时间的严峻考验。
1953年2月,鲁大东奉命调到重庆,担任296厂党委书记。从此,他又走上了工业战绩和城市管理岗位。
当年的国营军工296厂(今建设机床厂)接受了“两个13万”的紧急任务:生产13万支步枪支援前线,扩大厂房13万平方米,以增加生产规模。
为了掌握工业生产业务和提高工厂领导能力,鲁大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和学习,很快从“门外汉”变成了“内行”。在步枪试制中,鲁大东遇到最大的难题是枪管来福线过不了关,工具模板也跟不上。他昼夜蹲在车间,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攻关,熬了几天几夜,掉了几斤肉,终于把问题解决了。
两个“十三万”任务圆满完成后,中央满意、人民满意,重庆人民为国防建设打响了漂亮的第一炮,鲁大东首战告捷。
1954年,鲁大东先后调任重庆市委工业部副部长、部长,不久又调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分管工业建设。
此时的重庆工业刚刚复苏,许多企业百废待兴,鲁大东殚精竭虑,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乎把“家”都忘记了。
重庆的塑料工业刚起步时,有人从上海给他女儿带来了一包玩具,鲁大东见了,很感兴趣,把这些玩具当样品交重庆的工厂试制,结果山城也仿样生产出许多塑料玩具来。
有一次,一家工厂给鲁大东送来了一架135相机样品,让领导试用。刘树范想用这新玩意儿给孩子们照几张相,下星期再返还工厂,鲁大东不同意,一定要马上返还工厂。
一家工厂试制出了钢琴,刘树范预订了一台,鲁大东知道后,惟恐自家占了工厂的便宜,立即通知厂方,坚决退货,弄得家里大人孩子大失所望,女儿大哭一场。
鲁大东初进山城,掌握了工业生产和管理的大权,却不为自家谋半点私利,而狠抓国防建设,抓工业的复苏发展,却不顾休息与健康,宁肯吃住在工厂、车间,忘掉了个人的利益。公而无私、泾渭分明,令人肃然起敬。
鲁大东主持重庆工业战线之后,坚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国有企业成效显著。1956年党的“八大”后,全国掀起了“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1958年“大跃进”、“钢铁之帅”升帐,鲁大东到重铜蹲点,大搞共战,年终,钢产量超额8.4%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而他却累病了。
20世纪60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形势好转;中期,毛泽东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口号,开始了“三线”建设。
鲁大东带病下到大洪河水电站及九龙坡电厂,抓能源建设,抓交通运输,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法,解决了搬迁企业的实际问题,经过几年的努力,一大批兵器、船舶、电子、航天、仪表、核工业等大型企业高质量高速度地兴建起来,迁建和扩建了60多个国防工业配套的机构、冶金、化工等企业,使重庆建成了常规武器工业基地,也促进了民用工业的发展。
在三线建设中,几十家沿海工厂迁来重庆,鲁大东顶烈日、冒严寒、跋山涉水、昼夜奋战,为西南铝加工厂、四川纸尼纶厂、四川染料厂、重庆造船厂、四川柴油机厂、热工仪表总厂、重型汽车厂、红岩机器厂等几十个重点企业选址,定点,设计,建造,并使之很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他严把质量关,不准偷工减料,不准精制烂造,减少浪费,消除事故隐患,便这些企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鲁大东经常深入基层,与工人们同吃同住,从不搞特殊化,不接受任何宴请和礼品。有一次,他到一家煤矿检查工作,就餐时发现饭菜摆了一桌,他拒绝入席,说:“工人在挖煤,我们却大吃大喝,对得起工人吗?”
在松藻矿务局,见工地上尘土飞扬,生产环境很差,生活十分艰苦,他说:“这是暂时的困难,只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己动手建行新房,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他的关怀、鼓励下,松藻矿务局的职工克服了种种困难,迅速建成了年产300万吨煤的生产能力,吨煤投资成本也是最低的。
重庆工业战绩辉煌,捷报一个接一个传来,喜讯不断地上报。只是鲁大东身体变得虚弱起来,他患上了慢性肝炎。
1956年起,鲁大东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省委书记兼重庆市委书记,为重庆市、四川省的建设与发展呕心沥血,任劳任怨,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那段特殊时期,鲁大东也受到了冲击,但得到了周总理的保护。
1977年鲁大东调任四川省委任职,1979年任四川省省长。他是七至十四次党代会代表,第十五次党代会列席代表;第九、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顾委委员。鲁大东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中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了一生,值得人们永远怀念。
1994年12月,鲁大东同志离职休养。1998年8月,鲁大东在成都病世,享年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