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藏象——心】
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为表里,故心包络属脏。
古代医家认为,心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
《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
明清温病学派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响,将外感热病中神昏谵语等心神失常的疾病变化,称之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实际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即是心的病证。心与其他脏腑一样,亦可受邪气侵袭,只是心直接受邪情况下,病情危殆,多属不治。
【课后作业:大家对心包络有什么自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