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场,帝师翁同龢与李鸿章交恶,对左宗棠却格外倾服。 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收复新疆,班师回朝,抵京不久,翁同龢即去拜访,两人一见如故。翁同龢在日记中记载说:“访晤左季高相国长谈,初次见面,其豪迈之气,俯视一世。” 左宗棠在京城,待的时间不长,但有一幕给翁同龢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有一次,翁同龢陪同醇亲王、左宗棠与英国公使威妥玛举行会谈。威妥玛先到,因傲慢惯了,便高踞上座。左宗棠进来看到这一幕,怒气冲冲地向威妥玛说:“这个上座是醇王爷坐的,就是我也只能坐下面的位子。你应该坐到你该坐的位子上。” 那时的左宗棠犹如大清的雄鹰,洋人都忌惮他的声威,威妥玛经这一怼,面红耳赤,只得易位而坐,不敢发出一丝杂音。 第二天,翁同龢在日记中记载:“左相谈次有风棱,差壮中朝之气。” 光绪十年四月,因中法关系紧张,有开战可能,主战派左宗棠交卸两江总督,再次奉诏赴京,筹备对法战事。 翁同龢对左宗棠重回京师,满心喜悦,第二天就去西华门拜访,恰值左宗棠外出,没有见到。 随后几日,翁同龢一再来访。 左宗棠对翁同龢说:“对法国必须打一仗。王德榜、李成谋、刘明灯这些老部将都足以打败法国兵,无足可怕。” 谈及军事,左宗棠反复告知翁同龢,心理因素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左宗棠说:“打仗是一门学问,最重要的是气定,气定则一人可胜千百人;否则,千百人将为一人所驱。” 四个月后,为主持对法战事,左宗棠再次离京,奔赴福建前线。 离京的前一天,左宗棠特地到翁同龢寓所辞行。 这是两位名臣最后一次见面。 大概是知道此去再难见面,左宗棠对翁同龢由衷地说了几句肺腑之言。 左宗棠说,作为朝中大臣,最重要的是“辅导圣德”,皇上代表国家,一言一行,如有不当之处,大臣就应善加“辅导”。 这一席话,令翁同龢“默自循省,愧汗沾衣也。” 针对翁同龢本人格局上的缺陷,左宗棠还特别送了他一句警言:“凡小事精明,必误大事。” 左宗棠告诫翁同龢,身在朝中,应重视的是原则性、重大的问题,如国家大事、道德修养、学问事业等,对那些细微的“小事”如金钱、名望、官位以及个人恩怨,不必看得太重,甚至斤斤计较,否则,在大事上反将失误。 翁同龢非常欣赏这句话,他在日记中写道:“有味哉!有味哉!” 这一天,左宗棠在翁同龢寓所谈了很久,临别时两人依依不舍,珍重道别,翁同龢记载他的所谈后说:“其言衷于理而气特壮!”
晚清官场,帝师翁同龢与李鸿章交恶,对左宗棠却格外倾服。 光绪七年(1881年)左
朋晟聊历史
2024-01-20 23:00:35
1
阅读:580
谈谈
“凡小事精明,必误大事。”这句说得好,左公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