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hboard已死》发表三年后

还没发文章的小羊 2024-08-24 13:41:56
来源于Brownlow, Head of Product and DataData scientists 2020年4月9日,我发布了一篇文章《Dashboard 已死》。写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发泄作为数据分析师的积怨,同时也对当时最流行的数据工具——Dashboard提出了质疑。令我惊讶的是,文章的阅读量很高,仅在首个周末就有超过60,000人阅读,目前已超过250,000人。这篇文章显然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或者说激怒了不少人)。过去三年中,我尝试写一些后续文章,但总是犹豫不决,不确定自己想说什么。 如今是这篇文章发表三周年之际,我也许能更清晰地回顾当时的行业现状以及我们的进步。 Dashboard并没有死,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当时并不是这个意思。我想表达的是,Dashboard 一直擅长于快速展示数字,但我们错误地期望它能完成所有任务,包括讲故事、视觉美观、快速传递信息、充当数据门户等。然而,它们并不能做到所有。 我认为有时候它仍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我们值得拥有更好的工具。 那篇文章引发了强烈反响,甚至有人很难想象仪表盘会消亡,但今天的情况已经大为不同。dashboard 不再是数据界的宠儿,Tableau似乎也已失宠,semantic layers的出现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一领域。 此外,我们现在有了更多分享数据的替代方案。数据团队可以选择反向ETL、BI笔记本、数据画布、自助服务解决方案以及嵌入式分析。看到这些新选项的出现很令人兴奋,因为每一个选项都稍微改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我想表达的核心。 这不仅仅是关于仪表盘, 我逐渐明白其实更多地涉及到仪表盘之外的事物,包括关系、沟通、流程和人员。最终,我的不满源于这些方面,但指责一个工具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要简单得多。 改变工作方式比采用新工具要困难得多。这要求我们从根本上重新思考问题、角色和关系。过去三年中,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兴奋的进展: 分析师不仅仅是图表构建者 很多人问:“如果分析师不再构建仪表盘,他们会做什么? 更多内容在图中,欢迎大家理性交流

0 阅读:1

评论列表

蠹书虫

蠹书虫

1
2024-08-25 15:05

肯定的没有dashboard公司肯定嗝屁

还没发文章的小羊

还没发文章的小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