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的一天,夏之时用马靴狠狠地踢向妻子董竹君的胸口,又用木头箱子把她砸得头

混沌于浮云 2024-08-30 23:44:05

1927年的一天,夏之时用马靴狠狠地踢向妻子董竹君的胸口,又用木头箱子把她砸得头破血流,还对她举起了菜刀! 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风波和战乱连绵不断,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充满了求生与斗争的故事。董竹君的一生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她的命运波折多端,却也极具传奇色彩。 董竹君出生于一个贫穷的佣人家庭,童年的生活十分艰难。12岁时,由于家庭的经济困难和父亲的病情,她被迫进入了一家名为堂子的场所,开始了卖唱生涯。原以为只是简单的表演京剧,但很快她便意识到这里的环境远比想象中更为险恶。 不甘于沉沦,董竹君在两位有同情心的老鸨的帮助下,结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通过夏之时的帮助,她成功逃离了这个险境,并与夏之时结婚,随后二人一起逃往日本。 在日本,夏之时的革命活动使得他常常不在家,而董竹君则在家中照顾家庭,并继续自己的学业。然而,夏之时对董竹君的束缚也日益增强。 他因为过度担心而限制了她的社交和学习,甚至到了不允许她外出上学,只能在家中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这种过分的控制和保护,使得董竹君的生活圈子极度狭窄,她的社交活动受到严重限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夏之时决定回国参与革命。在离开前,他留给了董竹君一把手枪,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更是一种极端的表达,暗示了对她绝对忠诚的要求。 这种行为加深了董竹君对夫妻关系的复杂感受,她意识到,虽然夏之时是一位爱国英雄,但他在婚姻和个人关系上显得十分狭隘。 董竹君最终随夫回到中国,并在成都成为了四川省都督夫人。这个身份虽然带来了表面上的荣耀,但实际上,她在婚姻中的痛苦和挣扎才刚刚开始。 董竹君在夏家的生活并非容易。她的每一天都在尽力维护与夫家的和谐,从料理家务到管理财务,从教育侄子到策划家族婚礼,她努力扮演着一个理想的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然而,当她接连生下女儿时,家中的压力再次升级,婆婆的态度变得异常恶劣,甚至恶言相向,要求她将女儿扼杀。 面对夫家的种种不公,董竹君始终试图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即使在夏之时因政治失误而被迫退居文职,迁往成都,家庭生活的压力并未减轻。夏之时的生活态度逐渐消极,沉溺于赌博和鸦片,董竹君尽管心灰意冷,却仍不断尝试引导丈夫回到正轨。 1928年,随着国内局势的恶化,董竹君感到一种深刻的不安。夏之时却错误地认为时局已稳,梦想着重新崛起。这种错觉促使他离开家,前往江南,寻求重振事业的机会。 随后的一年里,四川的情况进一步恶化。董竹君面对无法维持的家业,决定关闭其经营的织袜厂和黄包车公司。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和更好的教育机会,她决定搬迁到上海。 在将所有财务交由夏家的六弟夏有文保管后,她只带着四个女儿和年迈的父母,以及仅存的四百元,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 然而,到达上海后的家庭再聚首却不如预期的温馨。夏之时对董竹君带来的大家庭显得不悦,他未能理解董竹君面对政治动荡的无奈选择。这份夫妻间的隔阂,未被时间与距离抚平,反而因误解与猜疑而加剧。 面对夫妻关系的裂痕,董竹君坚持理性表达,试图维系这段关系。但夏之时的苛刻态度与无理要求,使得她的努力变得愈发艰难。特别是在女儿教育问题上,夏之时的阻挠几乎让董竹君崩溃。 事态的恶化源于一封平凡的信件。该信件由董竹君的女儿的钢琴老师张景卿所写,内容无非是些日常寒暄与感谢之词,然而夏之时却将之视为妻子背信弃义的证据。 他的误会和指责激化了夫妻间的矛盾,甚至演变成暴力的冲突。在这场家庭风波中,董竹君的坚强与独立成为了她面对逆境的盾牌。 最终,董竹君在亲情与尊严之间做出了选择。在一连串的家庭暴力和精神折磨后,她决定带着女儿们离开,选择了一条更为独立和尊严的生活道路。 为了生存,董竹君曾做过多种工作,包括体力劳动和工厂工人。她的坚强与努力,最终使她在上海滩立足,甚至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办了自己的企业——锦江饭馆。 1935年,董竹君在仔细的市场调研后,决定开设锦江饭馆。这一决定不仅是基于商业考量,更是她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饭馆位于市中心的便利位置,很快吸引了众多食客,包括当时的社会名流和政要。 尽管不可能亲自上战场,董竹君通过饭馆的运营,为国家的战时需求做出了贡献。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她还参与了一些地下抗日活动,尽管风险极大,她从未后退。 新中国成立后,展现了董竹君非凡胸怀的一幕发生了:她将自己辛苦经营多年,价值连城的锦江饭馆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参考资料:向亚云编著. 时代女性 百年风华[M]. 2022

0 阅读: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