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中的阿根廷航母:只欠东风!
柯柯基看武器
2024-09-23 12:50:46
1969年,阿根廷买下了荷兰皇家海军的“卡雷尔•多尔曼”号航母(原为英国“巨人”级“可敬”号),并更名为“五月二十五日”号(阿根廷的国庆日)。
安装有英制蒸汽弹射器的“五月二十五日”号,早期搭载的是美制F9F“黑豹”舰载战斗机,后被更新型的A-4“天鹰”舰载攻击机所取代。
在正常编制下,该舰一般会搭载包括A-4“天鹰”攻击机、S-2“追踪者”反潜巡逻机以及SH-3“海王”反潜直升机在内的各型舰载机24架。
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为了能够搭载和操作更为先进的机型,“五月二十五日”号先后进行了数次改装和升级,最终得以让法制“超级军旗”舰载攻击机上舰。最后一次改装于1981年完成,随后便参加了1982年爆发的英阿马岛战争。
在1982年5月1日的行动中,阿军的S-2反潜巡逻机监测到了英国舰队的动向,阿根廷航母曾试图弹射A-4攻击机前去打击英国特遣舰队。如果行动顺利展开,这将是二战后航母与航母之间发生的首次较量。然而,由于当时该区域内风速未能达到起飞标准,导致满载油料和弹药的A-4攻击机无法正常弹射起飞。
次日下午,阿根廷海军旗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轻巡洋舰被英国海军的“征服者”号核潜艇击沉。这一事件极大地震动了阿根廷军方,其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阿军航母撤回了港内。
阿根廷的担心并非多余,英国当时已指派另一艘核潜艇“辉煌”号(舷号S106)专门前去追踪阿根廷海军的“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并在必要时将其击沉。
从后来的战事发展来看,阿军及时将宝贵的舰载战斗机分散于陆上基地,绝非愚蠢的决定。对于海军体系不够完善且飞机弹药数量均有限的阿根廷海军而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效避免了英国“大西洋运输者”号那样的悲剧发生。最终让有限的精锐,得以在后续的战斗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作用,并取得了几次堪称耀眼的战果。
不过,阿军航母因畏惧英国水下力量的威胁而选择避战保船的做法,也实属难堪。阿根廷用血与泪向世人表明了一个真相:国家没有独立、完整的军工、军备体系做支撑,徒有一两件威慑性武器,难以在战争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最终只会沦为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与废铜烂铁无异。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