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大、清华所有女生心中的男神,才貌双全。18岁考入清华,26岁获取博士学位,却终身未娶。 1900年,陈岱孙生于福州一书香门第,贵族家庭。他四岁入私塾,耳濡目染,国学底蕴深厚。 陈岱孙从小天资聪颖。少年时代,他用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别人四年才能完成的课程。 1927年,26岁的陈岱孙,从美国哈佛取得博士学位后,学成回国。他拒绝了当时财政部长宋子文的邀约,甘愿在清华做一个清贫的教授。28岁就成为清华大学经济系主任,29岁升为副院长。 陈岱孙高大英俊,玉树临风。满腹经纶又温文儒雅。他讲课抑、扬、顿、挫,字正腔圆,还非常有特色。连林徽音都说,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如沐春风。 他才进入清华当教授时,学校的条件还比较简陋,教室都是铁皮屋顶。 一次,陈岱孙正在上课,忽然外面下起瓢泼大雨。雨打铁皮,把讲课声全淹没了。他便转身在黑板上写了4个大字:“停课赏雨”。 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里,陈岱孙教会学生们要有从容不迫的心境,静坐听雨,才能无问西东。 凭借着高雅的气度和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他收获了大批学生的喜爱。无论何时,只要是陈岱孙的课,一定是座无虚席。 他不光智慧、学识、样貌过人,而且还擅长打球、游泳、打猎、跳舞等,这些特点,简直是文艺小说男主角的标签。 连大女生在找男友时,都声称要找一个像陈先生这样的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难得的青年才俊,却终身未婚。据说,他是在钟情于一个女人。 19岁那年,陈岱孙与他的同学同时爱上一位叫王蒂澂的校花。两人相争,又恰逢要出国留学,于是两人击掌为约,谁先取得博士学位,谁就有资格娶她。 这样一个契约,在现代人眼中,或许是幼稚可笑的。可是陈岱孙却信守承诺。 本科毕业后,他直接递交了哈佛的留学申请,赶往美国追求自己远大的理想。 在哈佛,他每天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深夜,别的同学都已入睡,他却还在苦读。就这样,他仅用了4年时间,顺利拿到了硕、博两个学位。 学成归国后,他认为可以坦然走到女孩面前,来兑现他的承诺了。 遗憾的是,等他归来,那位心仪的女孩王蒂澂早已嫁为人妻。而他的情敌正是和他先前约定的同学。 王蒂澂是一个典雅温婉的美人,她曾经对陈岱孙赞美不已,称他是“绝顶聪明”。 没料到,他正在哈佛为心上人用功苦读时,那位同学并没有信守诺言,而是捷足先登了! 此时,陈岱孙黯然神伤,选择默默离开,独善其身。从此,他没有再爱过别人。他和情敌夫妻,也成了好朋友。他们的孩子称陈岱孙为陈爸。 据王蒂澂的女儿回忆说:“父亲常说陈爸是绅士派,学问好,为人宽厚正直。我们家孩子多,母亲体弱多病,家里开销大,钱不够用,经常是陈爸慷慨解囊相助。” 陈岱孙虽然一生没有娶妻生子,但他洁身自律,总是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他的衬衫总是雪白雪白的,床单和被罩也总是像新的一样洁白。 他学贯中西,绝代风华,阅尽世情,这一生只爱三尺讲台。 90岁生日那天,他还在给200多名学生上课。1995年,陈岱孙迎来了95岁生日,北京大学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庆祝会。宴会上,他的致辞言简意赅,他说:“在过去几十年里,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当好一位老师!” 从青年才俊到暮年老人,他一直心无杂念,专注教书育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他感情纯洁,道德更是高尚,默默把爱埋在内心,同时,又把这种爱转换成无穷的大爱,他干净的灵魂成就他平凡伟岸的一生。 1997年去世,陈岱孙溘然辞世,享年97岁。他的生平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他的一生如同他的教育理念,真挚、深刻,留下的故事和影响将超越一生。 陈岱松称得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完美好男人!他是不愿将就的单身贵族。但他的好基因,没有留下后代,是不是太可惜了。
他是北大、清华所有女生心中的男神,才貌双全。18岁考入清华,26岁获取博士学位,
不负此生哇
2024-11-01 05:59:33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