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安全着陆,杨利伟顺利出舱。

永康说娱乐 2024-11-20 22:08:31

2003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安全着陆,杨利伟顺利出舱。他一句话让全中国沸腾,可看着他嘴角被磕破的血迹,电视机前的女人哭成了泪人。 杨利伟对着镜头自豪地说出那经典的三句话:“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这一刻,对于整个中国航天史来说,都意义非凡。杨利伟成为了中国首位进入太空,又顺利回归的航天员。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个伟大时刻的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他21年的女人,杨利伟的妻子,她的眉头一刻也没松开,直到看到杨利伟的那一刻。 她关心的是,杨利伟的血迹还有没有事?在他躺下恢复的那几分钟,还有没有身体不适? 杨利伟的妻子用一生守护着丈夫这个"飞天梦"。 记忆回到1989年,年轻的军人杨利伟还正忙着飞行训练,根本没想过成家。可他的母亲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儿子都24了,连个对象都没有!" 一说到自己的终身大事,杨利伟的要求也不低,想着对方文化程度高一点,这样沟通起来比较有共同语言。可母亲要他尽量找个老家的,这样成为亲家也好有个照应。 一次回家休假,他被母亲"逼"着去相亲。没想到,来的竟是高中同学张玉梅。那时的她,是个师范毕业的民办老师,朴实温柔。 见的第一面,两人就互生好感,杨利伟看张玉梅温柔,印象很好,而张玉梅也觉得杨利伟人不错,“很踏实,很可靠,还行”。 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相遇,竟成就了一段"飞天"的传奇? 恋爱的甜蜜日子里,两人主要靠写信沟通。杨利伟不方便透露太多工作细节,张玉梅就打开话匣子,有着无穷的分享欲。 张玉梅给杨利伟寄去自己以前从高中到大学的照片,杨利伟就看少女的成长历程,也和女友一起回忆少女青春时代,情愫也疯长一般,占据了两人的心。 杨利伟也曾犹豫过,他一次次诉说自己工作的特殊和艰难:“我们部队一年就休假一次,每年我们只能等休假才能见面……”她说:“我知道!” “当飞行员是个有危险的职业……”“我知道!” 就是这一句句“我知道”,让两人的心更加坚定地走向一起。 结婚后,张玉梅作为家属随军跟杨利伟到了陕西,从此一家人一起辗转四方。 这就导致张玉梅的工作不能固定,她虽然可以教书,但由于不能稳定,很多单位不要。最后,张玉梅决定穿上军装,成为航天城的一名档案管理人员。 除了从头开始学习的工作任务外,婚后的日子,张玉梅就像个"气象员":她研究天气,记录风向,就为了在丈夫执行任务前多一份保障。可最让人心疼的是,她守着这个家,却经常守不住爱人的身影。 老人生病需要照顾,张玉梅张罗带老人看病、照顾老人;有时候加班,她就让孩子待在家里,把门反锁;自己生病,就独自去医院。 这才是英雄背后女人最真实的处境。 "他训练的时候,一年到头能回来几次就不错了……"张玉梅说这话时,眼里带着心疼,却又充满自豪。 命运和生活的考验接踵而至。正当杨利伟为航天梦拼搏时,他们的女儿突然因病离世。 张玉梅却独自在家抹着眼泪,看着女儿的遗照发呆:"对不起,妈妈没能等到爸爸回来..." "那时候他正在重要训练,我不能让他分心……"说这话时,张玉梅硬是一个人扛下这份痛,她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我不怪他,真的。"张玉梅强忍泪水说,"我知道他肩负着整个国家的期望,不能让个人情感影响大局。" 就这样,她一个人承受着失去孩子的痛苦,还要时刻为丈夫加油打气。每当看到杨利伟因愧疚而失眠,她总是轻声安慰:"国家需要你,我们还有儿子……" 终于,在1500多名优秀飞行员中,杨利伟脱颖而出,成为"神舟五号"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的清晨,杨利伟听完壮行。当火箭升空的那一刻,张玉梅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21年过去了,当年那个为了支持丈夫放弃教师工作的年轻媳妇,如今已是两鬓斑白。但每当回忆起丈夫飞天的壮举,她眼中依然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值得吗?"有人问她。 "值得!"她坚定地说,"能为中国航天事业出一份力,再苦再累都值得!" 这,就是中国首位飞天英雄背后的故事。 "其实我很感谢她。"多年后杨利伟坦言,"如果没有她的默默付出和理解,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20年过去了,这对夫妻依然恩爱如初。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传奇,更是一曲感人至深的爱情赞歌。 如今的张玉梅常常仰望星空,她知道,在那片浩瀚宇宙的某处,有着她和丈夫共同的梦想,也有着女儿永恒的微笑... 正如她所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心中装着更大的梦想。" 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而张玉梅,用21年的坚守,托起了一个"飞天梦",也书写了一段动人的传奇。 你怎么看“航天英雄”杨利伟背后这位伟大的女人?

0 阅读:1
永康说娱乐

永康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