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的耀州药王庙,历经千年,此庙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 孙思邈被尊为药王,其家乡为其建立庙宇。耀县药王庙众多,历代皇帝也曾予以加封,为何孙思邈影响如此之大? 耀县,今天为铜川市耀州区。铜川市有许多药王庙,都是为纪念孙思邈所立的。据陈中华《铜川道教初探》统计,铜川市总共有12座药王庙,其中孙思邈家乡所在的耀州区,有5座,最著名的当然属耀州区药王山上的药王庙。 药王山原称北五台山,与长安县南五台山对应。明代乔世宁《五台山志》记载:“东曰瑞应台,南曰起云台,西曰升仙台,北曰显化台,中曰齐天台。五台对峙,顶平如台。”所以称为五台山。 早在北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本地人万俟mò qí景、万俟佑兄弟游历北五台山,感叹孙思邈事迹,于是出钱在北五台山修筑了孙真人祠,这是北五台山最早和孙思邈有关的建筑。1081年当地人又雕刻石碑纪念孙思邈事迹,名曰《耀州华原县五台山孙真人祠记》。1103年宋徽宗赐孙真人庙为静应庙,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位列道家神仙榜单。金代此庙改名静明观,元代改称静明宫。1246年当时的蒙古宗室阔端“遍诣寺观庙名山大川行礼”,就到了北五台山孙思邈的庙宇祭奠,“恭诣五台山静明观妙应真人殿前熏香致奠”。 至明穆宗1572年,孙思邈重要的药方被刻在耀县北五台山显化台庙前的石碑上,因此显化台庙改称药王庙,北五台山也改名药王山。药王大殿是药王庙的核心,殿内中央供奉着明代雕刻的孙思邈塑像,像高3米,身着昏黄袍服,头戴道巾。殿内有石室,名曰药王洞。大殿两边共有五块石碑,四块刻有《千金方》,上面记载900余条药方,于1572年刻于此处。另一块则是《海上方》碑,雕刻的是后人根据孙思邈著作,以歌谣的形式编写而成的一百首诗方,内容多为日常卫生知识和常用偏方。今日的药王庙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文献 惠磊:《孙思邈药王文化考》,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