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沈阳军区工作人员得知一消息,有一人将接任军区副司令员的位置,不料,下属们却丝毫不重视,甚至连欢迎仪式都懒得准备,不料陈锡联得知后却大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972年,北京军区正职司令员被调到了沈阳军区担任副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毛主席还特意安排了多辆专车送行。 很快,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得知了此事,在他看来,连中央都安排了隆重的“欢送仪式”,那沈阳军区自然也不能怠慢。 于是,陈锡联联系了工作人员,打听一下欢迎仪式准备的进度如何。 没想到,工作人员的态度很是敷衍,因为来得人担任的只是副司令员,工作人员觉得没有准备欢迎仪式的必要。 陈锡联当时就发了脾气,大声呵斥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人家是曾经的北京军区司令员!” 见首长动了怒,工作人员也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连忙表示会在最快的时间把欢迎仪式准备好。 但陈锡联不放心,害怕下属再出现什么差错,他干脆把准备工作包揽了下来,目的就是为了给即将到任的副司令员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么,陈锡联为什么对副司令员的到任这么看重呢?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8月3日,沈阳的机场热闹了起来,沈阳军区的工作人员齐聚机场,站在人群最中心,也最为激动的人正是陈锡联。 飞机缓缓降落,机舱门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开国上将杨勇。 “老首长,一路颠簸了!”陈锡联兴奋地说道。 “我们终于又见面了,不容易啊!”杨勇感慨道。 当天,陈锡联为杨勇准备的盛大的欢迎仪式,这体现的是沈阳军区对他的尊重和礼貌。 来到沈阳后,杨勇并没有太多享受,在休整一番后便立马投入了工作当中。 问题来了,杨勇本是北京军区的司令员,为何甘心到沈阳担任副司令呢?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还得从1971年开始说起。 这年的2月,杨勇腿部受了伤,已经无法再胜任工作,中央便把他安排到了301医院,等伤好了再谈工作的事。 可是呢,忙了大半辈子的杨勇根本闲不住,想要继续投入到工作当中。 对于杨勇重新投入工作的请求,中央非常重视,考虑到他的身体已经恢复良好,中央便把工作安排提上了日程。 但不巧的是,杨勇养伤期间的职务空缺已经被补上了,其他的大军区司令员也已经“满员”了,只有沈阳军区的一个副职还空缺。 该怎么办呢?要不要把杨勇安排到沈阳军区呢?对此大家是十分为难的,一方面,杨勇原先是北京军区司令员,从正职到副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另一方面,当时沈阳军区的司令员是陈锡联,他跟杨勇是老革命战友了,战争年代,一个是五兵团司令,另一个是三兵团司令。 单看职务来说,两人是可以平起平坐的,但就资历上,杨勇是更有优势的,他的北京军区司令员也是比沈阳军区司令员更有“含金量”的。 所以,把杨勇安排到陈锡联手底下,可能会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不过,杨勇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干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争官,而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做贡献,对他来说,什么工作都是一样的。 陈锡联也是这样想的,他跟杨勇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两人在一起工作,绝对会如鱼得水。 就这样,杨勇来到了沈阳军区,与陈锡联配合为中国军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上世纪70年代,沈阳军区工作人员得知一消息,有一人将接任军区副司令员的位置,不料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2025-01-16 16:12:14
0
阅读: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