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不久,毛主席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这封信是岳飞的后代寄来的,内容是请求主席安排工作,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向反对利用权力去照顾他人,对于这封信,主席是何态度呢? 这个人名叫岳昌烈,是岳飞的二十七世孙,此人文化水平相当了得,年少时备受儒家思想熏陶,靠着肚子里的墨水,还考中了秀才。 然而,1937年,随着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内地,岳昌烈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日本人计划对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而岳昌烈的特殊身份成为了日军的目标,一日,日军闯入岳家,要求他利用自己的身份拉拢中国人为日本人卖命。 为此,日军还提出了很多丰厚的条件,只要岳昌烈点头,那他日后的生活就有了保障,不仅顿顿山珍海味,居住和出行更是有专人伺候。 当时,岳昌烈的生活可以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为了维持生计,他甚至还卖掉了不少家产。 所以说,日军的条件诱惑力十足,可是,身为岳飞的后代,岳昌烈是个有担当的人,他可以没钱,但不可以失去原则。 对于岳昌烈的拒绝,日本侵略者会不会为难他呢? 实际上,日本侵略者并不敢对岳昌烈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因为岳飞在中国有着特殊地位,日军对岳飞后代的霸凌,势必会引起中国人的激烈反抗。 但是,不甘心的日军并不打算让岳昌烈好过,他们经常会对岳家搞破坏,或是打砸院子,或是焚烧柴火。 终于到了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战取得了胜利,岳昌烈的日子才算是平稳了下来。 不过,平稳归平稳,由于岳昌烈只知道读书,并没有一技之长,生活还是跟以前一样穷困潦倒。 最后,岳昌烈实在没办法,便给毛主席写去了一封信。 岳昌烈是个自尊心极强的人,他不愿意求人,所以,这封信内容非常简短,大概意思就是希望主席能指示当地政府提供帮助。 遗憾的是,因为种种特殊原因,毛主席并没能看到这封信,所以,主席也没有给予回复。 就这样到了1952年,撑不住的岳昌烈只好再写了一封信,相比于第一封信,第二封就显得真诚很多。 幸运的是,这封信最后被毛主席看到了,而且,主席从信的内容和书写上就看出,这个岳昌烈文笔了得。 毛主席内心一直非常崇敬岳飞,鉴于岳昌烈是岳飞的后代,他是特别愿意提供帮助的。 但是,毛主席也不得不考虑到此事的影响,如果这一次破了例,那接下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找中央安排工作,到时候会非常麻烦。 怎么办呢?这个忙要帮,但肯定不能直接帮,毛主席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只给出了5字回复:“可适当照顾。” 很快,回信便来到了地方政府的手里,政府工作人员对主席的想法心领神会,很快,岳昌烈就收到了政府寄来的一笔“应急款”。 在一般人看来,能领到“应急款”是非常幸运的事,但岳昌烈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这钱不能白拿,必须要进行“等价交换”。 于是,岳昌烈便跟政府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听从组织安排去工作,并且不要工资,工作产出的价值就当做“还债”。 很快,组织给出了答复,岳昌烈可以到文史研究馆工作,担任研究员,正好,他掌握的知识也有了“用武之地”。 毛主席的一封回信让岳昌烈的命运彻底得到了改变,或许,这也是主席对岳飞的一种致敬方式。
建国后不久,毛主席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件,这封信是岳飞的后代寄来的,内容是请求主席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呀
2025-01-16 16:12:29
0
阅读:92
柳清
岳飞的后人考上女直的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