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张大千散尽家财,弄到了三张飞机票。这架飞机,是最后一架离开成都的飞机。后来,齐白石和徐悲鸿,都给张大千写劝返信,可是张大千却无动于衷,反而开始了环球旅行…… 张大千的一生波澜壮阔且饱受争议,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以灵动笔墨和独特风格。但在解放前夕毅然出国,直至去世都不愿意回国,被人指责他辜负了故土的养育之恩。 张大千离开大陆的消息传开后,远在内地的齐白石与徐悲鸿心急如焚,他们了解张大千的艺术才华,不愿见他漂泊异乡,先后提笔写下劝返信。 齐白石的信写得情真意切,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向张大千描绘着新中国的新气象:“大千弟,国内如今已改天换地,我在此生活安稳,创作顺遂,每日与邻里切磋画艺,其乐无穷。另,附上拙作两幅,若有机会,烦请代寻海外知音,价格随心,能换些许笔墨钱即可。” 言语间满是对老友的思念与对新生活的热忱,同时那求售画作的只言片语,也隐晦道出当时国内画家生活虽安定却仍有些许窘迫,需另寻途径补贴创作。 徐悲鸿的信则从艺术发展的广阔前景着眼:“大千,我深知你对艺术自由的追求,但国内正大力推动文化建设,中西艺术交流碰撞,定能激发无限灵感。你若归来,必能在此大展拳脚,开宗立派。共助中华艺术腾飞。”希望以艺术理想感召张大千回归。 张大千手捧这些信件,内心五味杂陈。一方面,挚友的深情厚谊与恳切言辞让他眼眶湿润,往昔一起论画、办展的时光历历在目,他又何尝不想与老友重聚,再续画缘。 他深知国内百废待兴,虽有诸多机遇。但自己自由随性惯了,害怕被体制束缚,失去随心创作的自由。而且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不如在国外碰碰机遇。 在痛苦挣扎后,他最终还是怀着对未知艺术天地的向往,决定暂不回国,继续踏上漂泊之路,向着远方的世界前行,去探寻属于自己的艺术乌托邦。这一去,山高水远,却也开启了他艺术生涯另一番别样风景。 张大千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街头,他感受到了南美人的豪爽与奔放。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广袤无垠的潘帕斯草原、雄浑壮阔的安第斯山脉,成为他画作中的新元素。 他常常背着画架,穿梭于山川湖泊之间,用画笔捕捉大自然瞬息万变的神韵,创作出一幅幅雄浑大气的山水佳作,让阿根廷的观众惊叹不已,也让中国画的魅力在这片遥远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在圣保罗附近的一片荒地,他凭借着对家乡的记忆,亲手打造出一座中国式园林。园内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宛如世外桃源。他将对祖国的思念倾注于园林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中,在这里,他既能回味家乡的温馨,又能安心创作。 一次雨后,他望着八德园中的五亭湖,灵感突发的他大胆地将墨与彩肆意挥洒在纸上,让色彩自然流淌、交融,创造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意境,让世界艺术界为之一振。 直到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褒贬不一。然而,无论如何,张大千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困境中的坚韧不拔,都值得我们铭记与敬仰。 张大千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享年八十五岁。他留下的不仅是数千幅精美画作,更是一段段动人心弦的故事,让后人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对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有了更深切的感知。
1949年,张大千散尽家财,弄到了三张飞机票。这架飞机,是最后一架离开成都的飞机
蜀山史道
2025-01-16 18:57:30
0
阅读:70
叮当猫
老贼,还我敦煌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