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郑洞国从上海前往北京,担任水利部参事,他给妻子陈碧连写信让尽快来京,不料等来的却是离婚协议书。郑洞国一夜无眠,第二天还是在协议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并写道:自此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陈碧连是郑洞国的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覃腊娥在1930年病死,给他留下一个女儿两个儿子。1933年,郑洞国在南京出差,在医院看望友人时,遇见了当时只有17岁的陈碧连,郑洞国对陈碧连一见钟情,而陈碧连对郑洞国这个参加过长城抗战的年轻将领也很有好感,两人在几个月后就结婚了。 郑洞国是国军中有名的老实人,没有不良嗜好,婚后两人感情很好,陈碧连无法生育,郑洞国也毫不介意,对妻子言听计从,非常照顾,每月薪水的大部也交给妻子管理,可以说自从嫁给郑洞国后,陈碧连是没有受过苦的。 然而,随着郑洞国在长春投诚后,陈碧连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两人之间出现隔阂。终于,在郑洞国去北京后,陈碧连提出了离婚,当时和两人相熟的人对此都表示惋惜,有人向陈碧连直言,像郑洞国这样对她又好又老实的人,她离婚后是不会再遇见了。 陈碧连离婚后迅速嫁给了一个钟姓资本家,最初,他们的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可在60年代,她的丈夫被捕入狱,出狱后,他不仅没有工作还贫病交加。两口子一度只能靠陈碧连离婚时分得的财产勉强度日,后来,为了节省开支,两人住到了苏州乡下。 在第二任丈夫病死后后,陈碧连只得和弟弟陈泽森一家回到了上海,她在此间一直过着孤独、困苦的生活。 另一边,与陈碧连离婚后的郑洞国在离婚三年后与35岁的顾贤娟结成了连理,两人还生养了一个女儿郑安玉。 顾贤娟是个温柔体贴的女人,她在结婚后,对丈夫郑洞国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但是顾贤娟的身体一直不大好,在结婚17年后,她便因病离世了。 在顾贤娟病逝后,郑洞国和陈碧连便都恢复了单身。得知消息后的陈碧连赶忙从上海赶到了北京,此时的北京依旧寒冷,可她却再也不觉得冷了。 再见时,两人已经分别二十多年。四目相对时,双鬓斑白的两人望着对方熟悉又陌生的容颜,终于忍不住抱头痛哭。 正在这次见面时,陈碧连提出了复婚的请求,她的请求也得到了两家儿女的一致支持。陈碧连和双方儿女都看得出来:他还爱着她。可让他们意外的是:郑洞国死活不同意复合。 当子女不解地去追问父亲理由时,一向随和的郑洞国竟会面露不悦。 这次会面后,陈碧连怅然若失地回到了上海。此后20年里,他们一直有往来,她甚至常通过前来上海的郑洞国子的孙辈,给他带她做的红烧牛肉。每次她都说:“可一定要带到,你们祖父最喜欢吃我做的红烧牛肉了。” 与陈碧连有过交流的郑洞国孙子郑建邦也认为:祖父其实是想与她复合的,只是,他们之间总有东西挡着。郑建邦曾感慨说:“陈碧连以她美丽清纯的爱情,优雅时尚的风采,以及开朗洒脱的性情,曾那么轻柔地沁润着祖父这位铁血军人的心灵,这恐怕是他生命中的任何一位女人都不能企及的!” 郑洞国无疑是爱着陈碧连的,每次子孙们谈起她,他都竖着耳朵听着,唯恐错过一点点细节。可一谈到复合,他便闭口不言。 后来,眼见陈碧连的日子过得艰难,在她以“郑洞国前妻”身份向组织请求照顾时,郑洞国主动出手相助,并为她谋得了一个还算体面的工作,从而解决了她的生活问题。 从这些都可看出,郑洞国心里一直有这个前妻的,否则,从来不肯“开特例”的他,为何会为她“破例”呢!郑洞国爱却不肯复合的原因,依旧与他身上的特性有关。 郑洞国是个传统的人,他视尊严为生命,所以他始终信奉“士可杀不可辱”。妻子在他最难的时候选择离开,并迅速嫁给有钱人,这对于郑洞国而言无疑是一种侮辱。郑洞国对妻子的爱有多深,她这种行为对他的侮辱便有多深,因为自始至终,郑洞国都没有亏待过妻子。 1991年1月27日,独身20年的郑洞国在北京辞世,享年88岁。已经75岁的陈碧连得知消息后特地从上海赶来,见他最后一面。 当时的北京依旧寒风刺骨,陈碧连不能不想起自己昔日与他离婚时说过的那句:“北方太冷了”。 郑洞国去世11年后的2002年,陈碧连对着前来看望她的郑建邦含泪道:"我这辈子最值得留恋的时光,是与你们祖父20年的婚姻生活;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当年不该与他离婚。" 说这话时,陈碧连已经86岁了,此时距离他们离婚也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听到这话时,郑建邦感慨万千。 后来的郑建邦每每回忆起祖父郑洞国和陈碧连的种种,都忍不住感叹:“相爱却不能相守,真真造化弄人啊!”
1953年,郑洞国从上海前往北京,担任水利部参事,他给妻子陈碧连写信让尽快来京,
玲珑说历史
2025-01-19 23:53:54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