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4军逃到台湾后,番号被撤销,军长劳冠英被撤职,劳冠英赶紧去找俞济时求助,俞济时却说:“你不争气,我帮不了你!” 74军的前身是51师和58师。这两支部队在抗战初期就已经初露锋芒,尤其是淞沪会战,两师都表现出色。 抗战局势紧张,为了让指挥更顺畅,国军就把师改编为军,以军为单位,于是51师和58师就合编成了74军。这个74军的军长是谁呢?不是别人,正是老蒋身边的大红人俞济时。俞济时是黄埔一期毕业的,跟太祖朱德总司令是同期,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74军建军后不久就投入到了血雨腥风的抗战中。这支部队可真够猛的,哪儿需要往哪儿冲。从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从南昌会战到常德会战,到处都能看见74军的身影。他们不畏艰险、浴血奋战,跟鬼子死磕到底。 在这些硬仗中,74军损失惨重,但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令鬼子闻风丧胆。老百姓们管这个军叫"抗日铁军",在国军里号称五大主力之一,那可是顶顶的荣誉啊。蒋委员长还亲自赐予74军"御林军"的称号,可见对他们的赏识。 74军何以能成为如此劲旅?那离不开一批好将领的带领。除了俞济时,还有王耀武、施中诚、张灵甫等一批能征善战的虎将。在他们的率领下,74军越打越勇,成为抗日战场上一支令人敬畏的力量。 抗战胜利了,可好日子没过几天,解放战争就打响了。这一仗,74军可就没那么风光了。第一次撞上解放军,是在山东的孟良崮。 当时,74军已经改编成了整编74师,师长是谁呢?是个叫张灵甫的。这一仗,74师伤亡惨重,3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张灵甫也战死沙场。74军这一下是元气大伤啊。 但是俞济时和王耀武这些老领导哪能让74军就这么销声匿迹呢?他们立马开始重建。得亏副师长邱维达当时在南京受训,躲过一劫,好家伙,蒋委员长就让他来当师长,重建74军。 邱维达接手后,在老领导的支持下,很快就恢复了74军的规模。兵马又重新整齐,准备大干一场。谁知道刚上战场,又撞上了解放军的铁拳头,这次是在陈官庄。 这一仗打得那叫一个惨烈啊!邱维达眼瞅大势已去,赶紧突围,结果还是难逃解放军的火眼金睛,被一窝端了。邱维达自个儿也落了俘虏,74军又一次灰飞烟灭。 形势一片大好,蒋委员长哪能善罢甘休啊。在昔日老部下劳冠英的再三请求下,老蒋同意再次重建74军。5年前还在当警备旅旅长的劳冠英,一跃成为了74军的最高将领。 劳冠英接手的时候,74军已是强弩之末,损兵折将不说,武器装备也是捉襟见肘。但是劳冠英还是凭着往日的威望,聚齐了几千残兵败将,准备垂死一搏。 74军刚到福建没多久,就跟解放军杠上了。这哪是玩命的事儿啊?大家都是有家有口的,谁愿意拿命去拼?几千号人转眼间就剩了一半,抱头鼠窜,仓皇逃往台湾。 74军好不容易逃到了台湾,但日子可一点都不好过。蒋委员长气得七窍生烟,一纸命令下来,说什么74军"军威扫地",得撤销番号。 至于这个倒霉的劳军长,更是罪名一大堆:贪污军饷、带兵不力、临阵脱逃,总之啥罪名都安在他头上了。这一撸到底,劳冠英直接就被撸去了军长的职务。 眼瞅着一切都完了,情急之下,劳冠英赶紧去求助昔日的老领导俞济时。俞大帅如今在蒋委员长跟前还是能说上话的,咱74军将士的前途就全指望他老人家了。 谁知俞济时听完劳冠英的诉苦,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不争气啊,我帮不了你啊!"原来,蒋委员长早就跟俞大帅打过招呼了,说什么劳冠英就是个饭桶,带的一帮人都是孬种,甭管是谁,都别想在给他说情。 劳冠英一听这话,心都凉透了。俞大帅都帮不了自己,还能指望谁?失魂落魄地离开俞家,劳冠英才想起来,自个儿还有一大家子老小要养活呢。 好不容易熬到"战犯"的罪名被洗清,但军队是回不去了。劳冠英带着老婆孩子在台北的木栅区租了个小房子,靠着变卖仅有的一点家当,勉强度日。 从呱呱坠地到垂垂老矣,劳冠英走过了坎坷的一生。年轻时为国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到头来却落得个凄凉的晚景,连养老送终都成了问题。 1977年,久病缠身的劳冠英终于撒手人寰,享年70岁。回首劳老将军的一生,不禁令人唏嘘不已。曾经的抗日名将,晚年却穷困潦倒;一度统领万人之师,最后却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
1949年,74军逃到台湾后,番号被撤销,军长劳冠英被撤职,劳冠英赶紧去找俞济时
熹然说历史
2025-01-22 00:37:17
0
阅读:2